分題蕃宣樓送山僉憲之閩
分題蕃宣樓送山僉憲之閩。元代。吳師道。 大府開閩土,危樓鎮海涯。飛云浮畫棟,麗日照高牙。昔駐蕃侯馬,今迎使者車。三山歸指顧,萬井仰光華。縹緲臨城處,逍遙散吏衙。榕陰千樹翠,荔子半空霞。嶺嶠俱清謐,賓僚亦靜嘉。宣風問民俗,作屏捍皇家。去去青冥樾,依依紫禁花。登高應有賦,留待碧窗紗。
[元代]:吳師道
大府開閩土,危樓鎮海涯。飛云浮畫棟,麗日照高牙。
昔駐蕃侯馬,今迎使者車。三山歸指顧,萬井仰光華。
縹緲臨城處,逍遙散吏衙。榕陰千樹翠,荔子半空霞。
嶺嶠俱清謐,賓僚亦靜嘉。宣風問民俗,作屏捍皇家。
去去青冥樾,依依紫禁花。登高應有賦,留待碧窗紗。
大府開閩土,危樓鎮海涯。飛雲浮畫棟,麗日照高牙。
昔駐蕃侯馬,今迎使者車。三山歸指顧,萬井仰光華。
縹緲臨城處,逍遙散吏衙。榕陰千樹翠,荔子半空霞。
嶺嶠俱清謐,賓僚亦靜嘉。宣風問民俗,作屏捍皇家。
去去青冥樾,依依紫禁花。登高應有賦,留待碧窗紗。
唐代·吳師道的簡介
吳師道(1283—1344),字正傳,婺州蘭溪縣城隆禮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歲。聰敏善記誦,詩文清麗。19歲誦宋儒真德秀遺書,乃致力理學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學說。元至治元年(1321)登進士第。授高郵縣丞,主持興筑漕渠以通運。因為官清正,被薦任國子助教,延祐間,為國子博士,六館諸生皆以為得師。后再遷奉議大夫。以禮部郎中致仕,終于家。生平以道學自任,晚年益精于學,剖析精嚴。
...〔
? 吳師道的詩(129篇) 〕
明代:
李東陽
十載同年淚,因君更滿襟。辭家萬里遠,憂國二毛侵。
病減郎官俸,貧揮使者金。平生冰雪操,弦絕為知音。
十載同年淚,因君更滿襟。辭家萬裡遠,憂國二毛侵。
病減郎官俸,貧揮使者金。平生冰雪操,弦絕為知音。
唐代:
王建
渡頭惡天兩岸遠,波濤塞川如疊坂。幸無白刃驅向前,
何用將身自棄捐。蛟龍嚙尸魚食血,黃泥直下無青天。
男兒縱輕婦人語,惜君性命還須取。婦人無力挽斷衣,
渡頭惡天兩岸遠,波濤塞川如疊坂。幸無白刃驅向前,
何用將身自棄捐。蛟龍齧屍魚食血,黃泥直下無青天。
男兒縱輕婦人語,惜君性命還須取。婦人無力挽斷衣,
:
劉摰
岑令神情竭,裴公柱石衰。國貪黃發舊,身負赤松期。
人也將安仰,天乎不慭遺。延和聽詔語,深見兩宮悲。
岑令神情竭,裴公柱石衰。國貪黃發舊,身負赤松期。
人也將安仰,天乎不慭遺。延和聽詔語,深見兩宮悲。
宋代:
張侃
一九才過二九來,見人相喚袖難開。外頭天色時時轉,雪急因風緩緩回。
一九才過二九來,見人相喚袖難開。外頭天色時時轉,雪急因風緩緩回。
清代:
成鷲
天外三更來鶴神,老翁白發參差新。明知昨日有今日,同是一人非兩人。
海印乍生虛室白,谷風不動明窗塵。興來策杖入云去,極目莽蒼何處春。
天外三更來鶴神,老翁白發參差新。明知昨日有今日,同是一人非兩人。
海印乍生虛室白,谷風不動明窗塵。興來策杖入雲去,極目莽蒼何處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