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魏使君宿龍洞山寺同賦 其一
與魏使君宿龍洞山寺同賦 其一。明代。李攀龍。 回壑深林繞梵宮,春來吟眺使君同。空潭忽散三峰雨,暗穴常吹半夜風(fēng)。人擬二龍精自合,詩看五馬步逾工。諸天坐失懸鐙色,明月先投入掌中。
[明代]:李攀龍
回壑深林繞梵宮,春來吟眺使君同。空潭忽散三峰雨,暗穴常吹半夜風(fēng)。
人擬二龍精自合,詩看五馬步逾工。諸天坐失懸鐙色,明月先投入掌中。
回壑深林繞梵宮,春來吟眺使君同。空潭忽散三峰雨,暗穴常吹半夜風(fēng)。
人擬二龍精自合,詩看五馬步逾工。諸天坐失懸鐙色,明月先投入掌中。
唐代·李攀龍的簡介
李攀龍(1514—1570)字于鱗,號滄溟,漢族,歷城(今山東濟(jì)南)人。明代著名文學(xué)家。繼“前七子”之后,與謝榛、王世貞等倡導(dǎo)文學(xué)復(fù)古運(yùn)動,為“后七子”的領(lǐng)袖人物,被尊為“宗工巨匠”。主盟文壇20余年,其影響及于清初。
...〔
? 李攀龍的詩(882篇) 〕
清代:
陳維崧
萬斛涼云瀉。買蜻蛉、煙潭容裔,晴秋瀟灑。黃葉村中行不遠(yuǎn),隱隱前山精舍。
人已被、暗香縈惹。才見巖梅齊著粉,染西風(fēng)、叢桂旋開也。
萬斛涼雲(yún)瀉。買蜻蛉、煙潭容裔,晴秋瀟灑。黃葉村中行不遠(yuǎn),隱隱前山精舍。
人已被、暗香縈惹。才見巖梅齊著粉,染西風(fēng)、叢桂旋開也。
清代:
王孫蔚
才離越嶺又吳湄,寥落江湖憶故居。感憤千秋《鸚鵡賦》,雅騷一代《鷓鴣》詩。
籬栽黃菊知今是,路入桃花自古疑。乘興莫停明月棹,輞川山色待王維。
才離越嶺又吳湄,寥落江湖憶故居。感憤千秋《鸚鵡賦》,雅騷一代《鷓鴣》詩。
籬栽黃菊知今是,路入桃花自古疑。乘興莫停明月棹,輞川山色待王維。
明代:
毛可珍
西風(fēng)憑吊景前賢,豸繡威名著簡編。暫建朱幡辭北闕,獨(dú)乘驄馬駐南天。
擐躬甲胄平諸峒,橫槊鴻文涌百川。恩渥九重深雨露,越臺遺構(gòu)擬淩煙。
西風(fēng)憑吊景前賢,豸繡威名著簡編。暫建朱幡辭北闕,獨(dú)乘驄馬駐南天。
擐躬甲胄平諸峒,橫槊鴻文湧百川。恩渥九重深雨露,越臺遺構(gòu)擬淩煙。
明代:
邊貢
遠(yuǎn)拋卮酒避芳辛,靜對煙空月半輪。門掩綠苔真自逸,案堆黃卷不全貧。
非才敢竊明時位,多病愁看故里春。詩侶釣朋俱出飲,也應(yīng)回憶倦游人。
遠(yuǎn)拋卮酒避芳辛,靜對煙空月半輪。門掩綠苔真自逸,案堆黃卷不全貧。
非才敢竊明時位,多病愁看故裡春。詩侶釣朋俱出飲,也應(yīng)回憶倦遊人。
唐代:
王建
戴勝誰與爾為名,木中作窠墻上鳴。聲聲催我急種谷,
人家向田不歸宿。紫冠采采褐羽斑,銜得蜻蜓飛過屋。
可憐白鷺滿綠池,不如戴勝知天時。
戴勝誰與爾為名,木中作窠牆上鳴。聲聲催我急種谷,
人家向田不歸宿。紫冠采采褐羽斑,銜得蜻蜓飛過屋。
可憐白鷺滿綠池,不如戴勝知天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