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建安從軍公燕詩并引 其六 代徐偉長
代建安從軍公燕詩并引 其六 代徐偉長。明代。李攀龍。 自我出從軍,涉旬東南行。文學托后乘,顧瞻亦已深。中流萬艘集,陶陶層波生。凄風旗幟繁,秋日戈甲精。沈陰結戰氣,唯聞金鼓聲。壯士何飛揚,各愿一先鳴。志已馳九關,豈但懷不庭。雖君在只尺,搔首未遑寧。
[明代]:李攀龍
自我出從軍,涉旬東南行。文學托后乘,顧瞻亦已深。
中流萬艘集,陶陶層波生。凄風旗幟繁,秋日戈甲精。
沈陰結戰氣,唯聞金鼓聲。壯士何飛揚,各愿一先鳴。
志已馳九關,豈但懷不庭。雖君在只尺,搔首未遑寧。
自我出從軍,涉旬東南行。文學托後乘,顧瞻亦已深。
中流萬艘集,陶陶層波生。凄風旗幟繁,秋日戈甲精。
沈陰結戰氣,唯聞金鼓聲。壯士何飛揚,各願一先鳴。
志已馳九關,豈但懷不庭。雖君在隻尺,搔首未遑甯。
唐代·李攀龍的簡介
李攀龍(1514—1570)字于鱗,號滄溟,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明代著名文學家。繼“前七子”之后,與謝榛、王世貞等倡導文學復古運動,為“后七子”的領袖人物,被尊為“宗工巨匠”。主盟文壇20余年,其影響及于清初。
...〔
? 李攀龍的詩(882篇) 〕
清代:
李重華
李杜橫馳翰墨場,如椽韓筆頗相當。數篇《琴操》尤高躅,束晰何因便《補亡》。
李杜橫馳翰墨場,如椽韓筆頗相當。數篇《琴操》尤高躅,束晰何因便《補亡》。
清代:
謝金鑾
水仙宮外近黃昏,迤北斜看第幾鯤。潮信來特沙鹵白,亂星漁火簇城門。
水仙宮外近黃昏,迤北斜看第幾鯤。潮信來特沙鹵白,亂星漁火簇城門。
明代:
張吉
拜相后先公與馬,公多容色馬多憂。若更慶歷為元祐,公亦須憂到死休。
拜相後先公與馬,公多容色馬多憂。若更慶曆為元祐,公亦須憂到死休。
明代:
袁華
昔陪張外史,躡云上崔嵬。前登風篁嶺,酌泉蒼蘚堆。
后度麥岡重,荒墳際蒿萊。陵谷嗟變遷,覽茲良悲哉。
昔陪張外史,躡雲上崔嵬。前登風篁嶺,酌泉蒼蘚堆。
後度麥岡重,荒墳際蒿萊。陵谷嗟變遷,覽茲良悲哉。
宋代:
孔平仲
臲卼扁舟抱寒水,逍遙野客坐孤蓬。一天星月清吟外,萬里江山極望中。
遁跡未能離草莽,機心唯欲破羌戎。此心未遂難為語,負劍長吁氣滿空。
臲卼扁舟抱寒水,逍遙野客坐孤蓬。一天星月清吟外,萬裡江山極望中。
遁跡未能離草莽,機心唯欲破羌戎。此心未遂難為語,負劍長籲氣滿空。
宋代:
陳良貴
墨水東馳一鑒懸,隔江幽趣浩無邊。閒憑古剎峰千點,遠望春波水滿田。
野客到時鷗自狎,禪僧定后鶴初旋。重尋未有三生約,一笑歸來月滿川。
墨水東馳一鑒懸,隔江幽趣浩無邊。閒憑古剎峰千點,遠望春波水滿田。
野客到時鷗自狎,禪僧定後鶴初旋。重尋未有三生約,一笑歸來月滿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