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古 其八
詠古 其八。明代。李攀龍。 莊王搆曾臺,乃與云夢鄰。東延洞庭石,涔陽激清津。趙魏方幸禍,況此狼虎秦。諫者七十二,枕藉以前陳。時非一耕夫,三楚訖無人。因知沮溺流,用即社稷臣。
[明代]:李攀龍
莊王搆曾臺,乃與云夢鄰。東延洞庭石,涔陽激清津。
趙魏方幸禍,況此狼虎秦。諫者七十二,枕藉以前陳。
時非一耕夫,三楚訖無人。因知沮溺流,用即社稷臣。
莊王搆曾臺,乃與雲夢鄰。東延洞庭石,涔陽激清津。
趙魏方幸禍,況此狼虎秦。諫者七十二,枕藉以前陳。
時非一耕夫,三楚訖無人。因知沮溺流,用即社稷臣。
唐代·李攀龍的簡介
李攀龍(1514—1570)字于鱗,號滄溟,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明代著名文學家。繼“前七子”之后,與謝榛、王世貞等倡導文學復古運動,為“后七子”的領袖人物,被尊為“宗工巨匠”。主盟文壇20余年,其影響及于清初。
...〔
? 李攀龍的詩(882篇) 〕
宋代:
李曾伯
皇天祚宋啟真儒,手鑰秦關鎮蜀都。
方策有之伊呂偶,規模如此漢詔無。
皇天祚宋啟真儒,手鑰秦關鎮蜀都。
方策有之伊呂偶,規模如此漢詔無。
清代:
屈大均
羅浮采藥失佳期,聞道嵩陽錫杖移。珠海含君千里月,秋光長得慰相思。
羅浮采藥失佳期,聞道嵩陽錫杖移。珠海含君千裡月,秋光長得慰相思。
明代:
梁之屏
何處尋真覓島洲,崆峒景物似羅浮。霞流玉乳巖多麗,風捲晴嵐石更幽。
九轉鼎留經歲月,三花樹老度春秋。片云屯蓋祥光映,列宿遙臨瑞氣收。
何處尋真覓島洲,崆峒景物似羅浮。霞流玉乳巖多麗,風捲晴嵐石更幽。
九轉鼎留經歲月,三花樹老度春秋。片雲屯蓋祥光映,列宿遙臨瑞氣收。
宋代:
薛季宣
上元云路玉塵飛,應是虬驂罷會歸。望合郊原人世變,映浮城郭夜燈微。
連天忘卻黃岡縣,際水平將赤壁磯。滾滾長江耐澄撓,浪回鷗鳥一驚翚。
上元雲路玉塵飛,應是虬驂罷會歸。望合郊原人世變,映浮城郭夜燈微。
連天忘卻黃岡縣,際水平將赤壁磯。滾滾長江耐澄撓,浪回鷗鳥一驚翚。
明代:
皇甫汸
為訪山居勝,門前一水分。寧知牽世網,未果謝人群。
滿徑翳秋草,虛窗閒白云。非關乘雪興,了恨未逢君。
為訪山居勝,門前一水分。甯知牽世網,未果謝人群。
滿徑翳秋草,虛窗閒白雲。非關乘雪興,了恨未逢君。
宋代:
釋居簡
教欲明南國,無如小召公。塤篪后先奏,魯衛古今同。
特操銀潢遠,清班玉筍空。洛陽潮雪外,腳腳是華風。
教欲明南國,無如小召公。塤篪後先奏,魯衛古今同。
特操銀潢遠,清班玉筍空。洛陽潮雪外,腳腳是華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