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怡齋為東陽蔣伯康賦
友怡齋為東陽蔣伯康賦。明代。王祎。 鴻雁動成序,脊令長在原。物情各有知,人獨無弟昆。弟昆本一氣,至愛心所根。世媮俗云薄,天性幾不存。伐樹亦何恤,?墻或為冤。昭哉圣有訓,有耳如無聞。東陽望蔣氏,詩禮遺子孫。昆弟篤友愛,怡怡若春溫。我觀友怡訓,為爾陳此言。匪為蔣氏歌,庶使薄俗敦。
[明代]:王祎
鴻雁動成序,脊令長在原。物情各有知,人獨無弟昆。
弟昆本一氣,至愛心所根。世媮俗云薄,天性幾不存。
伐樹亦何恤,?墻或為冤。昭哉圣有訓,有耳如無聞。
東陽望蔣氏,詩禮遺子孫。昆弟篤友愛,怡怡若春溫。
我觀友怡訓,為爾陳此言。匪為蔣氏歌,庶使薄俗敦。
鴻雁動成序,脊令長在原。物情各有知,人獨無弟昆。
弟昆本一氣,至愛心所根。世媮俗雲薄,天性幾不存。
伐樹亦何恤,?牆或為冤。昭哉聖有訓,有耳如無聞。
東陽望蔣氏,詩禮遺子孫。昆弟篤友愛,怡怡若春溫。
我觀友怡訓,為爾陳此言。匪為蔣氏歌,庶使薄俗敦。
唐代·王祎的簡介
王祎(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義烏來山人,后依外祖父居青巖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歲。幼敏慧。及長,師柳貫、黃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學提舉。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詔與宋濂為總裁,與修元史。書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諭云南,死于節,謚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記續編,《四庫總目》又曾重修革象新書,并傳于世。
...〔
? 王祎的詩(242篇) 〕
明代:
唐之淳
美人星冠云綺裳,自我不見今三霜。常時開口詠鳳凰,律中角徵宮羽商。
江妃河伯權相將,山鬼木魅無精光。俄然一斥萬里鄉,十口奔馳饑無糠。
美人星冠雲綺裳,自我不見今三霜。常時開口詠鳳凰,律中角徵宮羽商。
江妃河伯權相將,山鬼木魅無精光。俄然一斥萬裡鄉,十口奔馳饑無糠。
明代:
方孝孺
三代賓興法尚存,每因取士嘆斯文。近來眼病無聊甚,豈復能空冀北群。
三代賓興法尚存,每因取士歎斯文。近來眼病無聊甚,豈複能空冀北群。
宋代:
張侃
達人胸次與天寬,到處浮家得細看。滿盌莼絲浮碧色,不妨邀客話儒酸。
達人胸次與天寬,到處浮家得細看。滿盌莼絲浮碧色,不妨邀客話儒酸。
:
釋宗杲
青氈本是吾家物,今日重還舊日僧。
珍重圣恩何以報,萬年松上一枝藤。
青氈本是吾家物,今日重還舊日僧。
珍重聖恩何以報,萬年松上一枝藤。
:
盧青山
躑躅初春季。悵情懷、中年漸到,二毛潛起。看取髭髯如古柏,忍對青山嫵媚。
更忍向、花前共倚。小女春邊一枝玉,顫盈盈、偏近酸眸底。
躑躅初春季。悵情懷、中年漸到,二毛潛起。看取髭髯如古柏,忍對青山嫵媚。
更忍向、花前共倚。小女春邊一枝玉,顫盈盈、偏近酸眸底。
元代:
陳孚
古臺百尺生野蒿,昔誰筑此當涂高。上有三千金步搖,滿陵寒柏圍鳳綃。
西飛燕子東伯勞,塵間泉下路迢迢。龍帳銀箏紫檀槽,怨入漳河翻夜濤。
古臺百尺生野蒿,昔誰築此當塗高。上有三千金步搖,滿陵寒柏圍鳳綃。
西飛燕子東伯勞,塵間泉下路迢迢。龍帳銀箏紫檀槽,怨入漳河翻夜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