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釋今無的詩 >
乙卯小雪夢也與趙鐵源典闈從敝院還遂抱恙欲不果花田之游予適亦感風寒夢也成二詩因以索和 其一
乙卯小雪夢也與趙鐵源典闈從敝院還遂抱恙欲不果花田之游予適亦感風寒夢也成二詩因以索和 其一
乙卯小雪夢也與趙鐵源典闈從敝院還遂抱恙欲不果花田之游予適亦感風寒夢也成二詩因以索和 其一。明代。釋今無。 繞潭霜菊正相宜,好景依人不暫離。何事維摩稱臥病,亦同衰禿及秋悲。遠懷覽勝情終急,短杖迎江步已遲。況復笳聲傳海國,幾人文酒得追隨。
[明代]:釋今無
繞潭霜菊正相宜,好景依人不暫離。何事維摩稱臥病,亦同衰禿及秋悲。
遠懷覽勝情終急,短杖迎江步已遲。況復笳聲傳海國,幾人文酒得追隨。
繞潭霜菊正相宜,好景依人不暫離。何事維摩稱臥病,亦同衰禿及秋悲。
遠懷覽勝情終急,短杖迎江步已遲。況複笳聲傳海國,幾人文酒得追隨。
唐代·釋今無的簡介
今無(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萬氏子,年十六,參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壇經,至參明上座因緣,聞貓聲,大徹宗旨。監棲賢院務,備諸苦行,得遍閱內外典。十九隨函是入廬山,中途寒疾垂死,夢神人導之出世,以鈍辭,神授藥粒,覺乃蘇,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師命只身走沈陽,謁師叔函可,相與唱酬,可亟稱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請藏入北,過山東,聞變,駐錫蕭府。十四年回海幢。今無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臺全集》。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有傳。
...〔
? 釋今無的詩(798篇) 〕
明代:
陳秉祥
黏禾收早糯收遲,賽社歸來日暮時。草具杯盆延父老,瓜分梨棗到童兒。
墻頭綠掛絲瓜子,屋角紅裝錦菊枝。不怕新霜迎葛屨,禦寒先制木棉衣。
黏禾收早糯收遲,賽社歸來日暮時。草具杯盆延父老,瓜分梨棗到童兒。
牆頭綠掛絲瓜子,屋角紅裝錦菊枝。不怕新霜迎葛屨,禦寒先制木棉衣。
宋代:
王之道
千古風流憶孔明,老龍高臥志存身。
強陪簪紱更三圣,安坐江湖又四春。
千古風流憶孔明,老龍高臥志存身。
強陪簪紱更三聖,安坐江湖又四春。
:
龐嵩
木密林中出鳳梧,相年臘味稱提壺。尋幽更著東瓜步,羨爾能從亦壯夫。
木密林中出鳳梧,相年臘味稱提壺。尋幽更著東瓜步,羨爾能從亦壯夫。
宋代:
王存
倦宦歸來故國春,北樓千尺絕飛塵。江山雄偉增人氣,城壁蕭條類此身。
眼底交游隨物老,樽前歌舞逐時新。十年舊事無人問,目送斜陽下廣津。
倦宦歸來故國春,北樓千尺絕飛塵。江山雄偉增人氣,城壁蕭條類此身。
眼底交遊隨物老,樽前歌舞逐時新。十年舊事無人問,目送斜陽下廣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