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華(碧桃)
露華(碧桃)。宋代。張炎。 亂紅自雨,正翠蹊誤曉,玉洞明春。蛾眉淡掃,背風不語盈盈。莫恨小溪流水,引劉郎、不是飛瓊。羅扇底,從教凈冶,遠障歌塵。一掬瑩然生意,伴壓架酴醿,相惱芳吟。玄都觀里,幾回錯認梨云。花下可憐仙子,醉東風、猶自吹笙。殘照晚,漁翁正迷武陵。
[宋代]:張炎
亂紅自雨,正翠蹊誤曉,玉洞明春。蛾眉淡掃,背風不語盈盈。莫恨小溪流水,引劉郎、不是飛瓊。羅扇底,從教凈冶,遠障歌塵。
一掬瑩然生意,伴壓架酴醿,相惱芳吟。玄都觀里,幾回錯認梨云。花下可憐仙子,醉東風、猶自吹笙。殘照晚,漁翁正迷武陵。
亂紅自雨,正翠蹊誤曉,玉洞明春。蛾眉淡掃,背風不語盈盈。莫恨小溪流水,引劉郎、不是飛瓊。羅扇底,從教淨冶,遠障歌塵。
一掬瑩然生意,伴壓架酴醿,相惱芳吟。玄都觀裡,幾回錯認梨雲。花下可憐仙子,醉東風、猶自吹笙。殘照晚,漁翁正迷武陵。
唐代·張炎的簡介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
? 張炎的詩(306篇) 〕
近代:
葉云峰
一簾涼月一曲歌,響遏行云俗慮磨。料得吳門佳子弟,豪情勝慨此時多。
一簾涼月一曲歌,響遏行雲俗慮磨。料得吳門佳子弟,豪情勝慨此時多。
近代:
劉咸滎
何處桃源可問津,我生應嘆不逢辰。八年風雨搖中國,一席冠裳奪外人。
民滴殘膏猶有淚,天沉殺氣久無春。葩經讀罷鬩墻句,四顧茫茫一愴神。
何處桃源可問津,我生應歎不逢辰。八年風雨搖中國,一席冠裳奪外人。
民滴殘膏猶有淚,天沉殺氣久無春。葩經讀罷鬩牆句,四顧茫茫一愴神。
元代:
方回
我家黃山百里遠,兩峰插天翠如剪。
歸心久落故溪云,柁轉不由船不轉。
我家黃山百裡遠,兩峰插天翠如剪。
歸心久落故溪雲,柁轉不由船不轉。
宋代:
黃裳
海岱東西六轉春,投閒休說去思人。此方緣盡回頭處,別有仙源可出塵。
海岱東西六轉春,投閒休說去思人。此方緣盡回頭處,別有仙源可出塵。
明代:
朱應辰
婆餅焦,小麥黃熟長齊腰。刈麥作餅婆為喜,豈料南山日日雨。
雨多麥損不可食,雖欲婆嗔那復得。
婆餅焦,小麥黃熟長齊腰。刈麥作餅婆為喜,豈料南山日日雨。
雨多麥損不可食,雖欲婆嗔那複得。
宋代:
王安石
塵土輕飏不自持,紛紛生物更相吹。翻成地上高煙霧,散在人間要路岐。
一世競馳甘睬目,幾家清坐得軒眉。超然祇有江湖上,還見波濤恐我時。
塵土輕飏不自持,紛紛生物更相吹。翻成地上高煙霧,散在人間要路岐。
一世競馳甘睬目,幾家清坐得軒眉。超然祇有江湖上,還見波濤恐我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