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置酒,與從事飲酣書事,示李子運
九日,置酒,與從事飲酣書事,示李子運。清代。劉鶚。 倏而虎鼠倏蟲沙,世變?nèi)缭扑莆囱摹P矣泄嗜藖戆拙疲议_好況對黃花。紛紛涼月中軍帳,獵獵西風絕塞笳。料得來春匡濟了,笑扶玉節(jié)共還家。
[清代]:劉鶚
倏而虎鼠倏蟲沙,世變?nèi)缭扑莆囱摹P矣泄嗜藖戆拙疲议_好況對黃花。
紛紛涼月中軍帳,獵獵西風絕塞笳。料得來春匡濟了,笑扶玉節(jié)共還家。
倏而虎鼠倏蟲沙,世變?nèi)珉?yún)似未涯。幸有故人來白酒,且開好況對黃花。
紛紛涼月中軍帳,獵獵西風絕塞笳。料得來春匡濟了,笑扶玉節(jié)共還家。
唐代·劉鶚的簡介
劉鶚(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說家。譜名震遠,原名孟鵬,字云摶、公約。后更名鶚,字鐵云(劉鐵云[1]),又字公約,號老殘。署名“洪都百煉生”。漢族,江蘇丹徒(今鎮(zhèn)江市)人,寄籍山陽(今江蘇淮安區(qū))。劉鶚自青年時期拜從太谷學派南宗李光炘(龍川)之后,終生主張以“教養(yǎng)”為大綱,發(fā)展經(jīng)濟生產(chǎn),富而后教,養(yǎng)民為本的太谷學說。他一生從事實業(yè),投資教育,為的就是能夠實現(xiàn)太谷學派“教養(yǎng)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屢敗屢戰(zhàn)、堅韌不拔,太谷學派的思想可以說是他的精神支柱。
...〔
? 劉鶚的詩(249篇) 〕
:
陳永正
漠漠青蕪,想陵陽跋浪,漱月含珠。黃埃揚北域,滄海涸東隅。
紅桑忽見植千株。朔風撼時,枝搖葉號。秋涼夜,恍聽得、老蛟哀怒。
漠漠青蕪,想陵陽跋浪,漱月含珠。黃埃揚北域,滄海涸東隅。
紅桑忽見植千株。朔風撼時,枝搖葉號。秋涼夜,恍聽得、老蛟哀怒。
唐代:
龐蘊
塵六門前喚,無情呼不入。二彼總空空,自然唇不濕。
從此絕因緣,葛五隨緣出。惟有空寂舍,圓八同金七。
塵六門前喚,無情呼不入。二彼總空空,自然唇不濕。
從此絕因緣,葛五隨緣出。惟有空寂舍,圓八同金七。
唐代:
王質(zhì)
我性愛風竹,歷耳如筦弦。兩日偶不聞,但見青摩煙。
半夜意展轉,時聞雁翩翩。未能叫云月,而我獨不眠。
我性愛風竹,曆耳如筦弦。兩日偶不聞,但見青摩煙。
半夜意展轉,時聞雁翩翩。未能叫雲(yún)月,而我獨不眠。
宋代:
歐陽修
玉殿簽聲玉漏催,彩花金勝巧先裁。
宿云容與朝暉麗,共喜春隨曙色來。
玉殿簽聲玉漏催,彩花金勝巧先裁。
宿雲(yún)容與朝暉麗,共喜春隨曙色來。
宋代:
梅堯臣
紅薇花樹小扶疏,春種秋芳賞愛余。
丞相舊園移帶土,侍臣清署看臨除。
紅薇花樹小扶疏,春種秋芳賞愛餘。
丞相舊園移帶土,侍臣清署看臨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