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鲇
部首魚部 總筆畫13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QGHK 五行火 統(tǒng)一碼9C87
筆順ノフ丨フ一丨一一丨一丨フ一
名稱撇、橫撇/橫鉤、豎、橫折、橫、豎、橫、提、豎、橫、豎、橫折、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鲇(鮎)
⒈ ?〔鲇魚〕頭大嘴寬,尾圓而短,皮有黏質(zhì),無鱗,背部蒼黑色,腹白色,上下頜有四根須。晝伏泥中,夜出活動。肉可食,鰾入藥。
⒉ ?(鮎)
異體字
- 鮎
- 鯰
- 鯰
English
sheatfish, parasilurus asotus
※ 鲇的意思、基本解釋,鲇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鲇
鮎、鯰
〈名〉
鲇魚 [siluroid]。屬于鲇亞目,頭大,尾側(cè)扁,皮有粘質(zhì),無鱗。如:鲇魚上竹(鲇魚粘滑,難于上竹。比喻求進艱難)
康熙字典
鮎【亥集中】【魚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5畫
《唐韻》《集韻》《韻會》奴兼切,音拈。《說文》鯷也?!稜栄拧め岕~註》鮎別名鯷,江東通呼鮎爲(wèi)鮧。《本草圖經(jīng)》鮧背靑而口小者名鮎。周益公記:宜興洞有四足鮎。宋乾道六年,行都北關(guān)有鮎魚,色黑,腹下出人手於兩旁,各具五指,此魚妖也。
又《集韻》《正韻》尼占切,音黏。義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鮎【卷十一】【魚部】
也。從魚占聲。奴兼切
說文解字注
(鮎)也。釋魚及魚麗傳曰。鰋、鮎也。孫炎云。鰋一名鮎。郭別鰋鮎爲(wèi)二。非也。從魚。占聲。奴兼切。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