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貆
部首豸部 總筆畫13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統(tǒng)一碼8C86
筆順ノ丶丶ノフノノ一丨フ一一一
名稱撇、點(diǎn)、點(diǎn)、撇、彎鉤、撇、撇、橫、豎、橫折、橫、橫、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貆
⒈ ?小貉:“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懸貆兮?”
⒉ ?豪豬:“譙明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貆而赤豪。”
其他字義
貆
⒈ ?古同“貛”。
異體字
- 狟
- 貛
造字法
形聲:從豸、亙聲
English
small badger; porcupine
※ 貆的意思、基本解釋,貆是什么意思由知識(shí)星宿-漢語知識(shí)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貆
〈名〉
(1) 幼小的貉 [young racoon dog]
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詩·魏風(fēng)·伐檀》
(2) 豪豬 [porcupine]
譙明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貆而赤豪。——《山海經(jīng)》。郭璞注:“貆,豪豬也。”
(3) 另見
康熙字典
貆【酉集中】【豸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6畫
《唐韻》《集韻》《韻會(huì)》《正韻》胡官切,音桓。《爾雅·釋獸》貈子貆。《說文》貉子類。《詩·魏風(fēng)》胡瞻爾庭有縣貆兮。《周禮·地官·草人》凡糞種,鹹潟用貆。《註》貆,貒也。《類篇》與?同。
又《廣韻》況袁切《集韻》許元切,音暄。義同。
又《廣韻》《集韻》呼官切,音歡。與貛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貆【卷九】【豸部】
貉之類。從豸亙聲。胡官切
說文解字注
(貆)貈之類。從豸。聲。按此篆舊系貉篆下。云貉之類。然則亦必人而豸種者。而經(jīng)傳不言有貆人。則知轉(zhuǎn)寫譌舛耳。釋獸曰。貈子貆。可援以證許書矣。今更正而移其次於此。胡官切。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