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郋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郋
⒈ ?中國漢代汝南郡召陵縣所轄里名。
統(tǒng)一碼
郋字UNICODE編碼U+90CB,10進(jìn)制: 37067,UTF-32: 000090CB,UTF-8: E9 83 8B。
郋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 郋的意思、基本解釋,郋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郋
〈名〉
漢代汝南郡召陵縣的一里名 [Xi lane]
郋,汝南召陵里。——《說文》
康熙字典
郋【酉集下】【邑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6畫
《唐韻》《韻會》胡雞切《集韻》弦雞切,音奚。《說文》汝南邵陵里名。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郋【卷六】【邑部】
汝南邵陵里。從邑自聲,讀若奚。胡雞切
說文解字注
(郋)汝南召陵里。召各本作邵。誤。今正。汝南郡召陵、二志同。闞駰曰。召者、高也。左傳僖四年。楚屈完來盟于師。盟于召陵。又見昭十四年、定四年傳。杜曰。召陵、潁川縣也。晉改屬潁川也。按今河南許州郾城縣縣東四十五里有故召陵城。郋者、召陵里名。召陵又有萬歲里。許君、召陵萬歲里人也。從邑。自聲。讀若奚。自聲在十五部。奚聲在十六部。合韻也。許葢用其方言如是。胡雞切。
- 郋的詞語
- 郋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