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際金價持續上漲,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對中國珠寶零售業造成了重大沖擊。國內多家知名黃金珠寶品牌面臨銷售下滑、門店關閉等困境,行業陷入"黃金危機"。這一現象引發了業界廣泛關注,也為我們提供了深入思考珠寶零售業未來發展方向的機會。
國際金價的持續上漲導致國內黃金飾品價格水漲船高。目前,國內不少品牌的足金品類產品每克單價已突破800元大關。然而,高昂的價格并未如預期般刺激消費,反而抑制了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4年1至9月,限額以上金銀珠寶零售總額為2454億元,同比下降3.1%。9月金銀珠寶零售總額增速更是在16類消費類目中排名墊底。
這一現象反映出,在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消費者對高價值商品的消費態度趨于謹慎。盡管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價值得到凸顯,但其在飾品市場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這種矛盾的現象值得我們深入探討黃金在投資與消費之間的平衡問題。
面對市場低迷,多家知名黃金珠寶品牌陷入經營困境。以六福集團為例,其2025財年第一季度整體零售值同比下滑18%,并在隨后的三個月內凈減少76家門店。周生生和周大福等企業也面臨類似困境,分別出現13%和20%的零售額下滑,同時大規模關閉門店。
這種普遍的經營困境反映出黃金珠寶行業面臨的結構性問題。高昂的租金成本、傳統銷售模式的局限性,以及對市場變化反應不夠靈敏等因素,都在金價上漲的背景下被放大,加劇了企業的經營壓力。
本文源自熱點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