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同樣都是黃金飾品,加工費的差距卻這么大?黃金飾品從提取到加工究竟是怎樣流程?今天小微為大家解讀什么是真正的黃金飾品精工制作。
黃金首飾非精工加工工藝流程一般是:熔金—倒模—拋光— 執模—壓光—車花—成品入庫。
非精工黃金飾品加工過程是石英坩堝加熱后取蠟模,然后將熔好的金倒入模內,冷卻后形成適合加工黃金飾品的單件配料件,將配料件剪下后進行執模和車花,拋光使用簡單的粗拋光,壓光只是表面粗壓光,里面不進行壓光。清洗后直接上柜銷售。這樣的產品一般一個技工每天能制作上百個。
而精工黃金飾品制作過程,堪比大片!讓小微為您慢慢道來哦!
準備好模具
取出進口石膏粉
將進口石膏粉與水調和
并用儀器抽出空氣加大密度
將調和好的石膏倒入模具
為了石膏內不殘留空氣,
再次進行抽出空氣步驟。
除去黃色的膠帶
進行高溫加熱
準備金條
將金條融為液體
液態黃金倒入儀器內的模具
等一段時間后取出
放入水中降溫
高壓水槍進行清洗后的半成品
通過石英坩堝將蠟模加熱到(850—1200度),在將熔好的金進行倒模,呈現出—件適合加工黃金飾品的單件配料件,如戒指、手鐲等。
剪去所有戒臂和所有的手鐲臂,分別進行精工制作。因為所有的戒臂,手鐲臂都是佩戴時最受力和磨損的地方。倒模后黃金密度不夠,要通過高級技工,長時間手工鍛造來改變黃金的密度使它更加堅固、耐力更強。
先進行錘打,后在進行銼磨,使黃金飾品更細膩、平整。再檢查飾品內部,對所有的死角進行砂紙打磨,并用磨針、砂輪、碟砂輪等工具進行精細地打磨,進一步整形。在鍛造打磨過程中有很多黃金是無法回收的,這樣也增加了成本的提高。
進行表面的磋磨
磨針、砂輪、碟砂輪等工具進行精細地打磨,此工序一般黃金制作過程中是不可能見到的,因為損耗非常大。
那些黃金回收起來非常之難,10克里面最多只能回收2克。
鹽酸浸泡這道工序對工匠具有一定的危險性
然后拋光,拋光用稀鹽酸浸泡,鹽酸浸泡后在用水浸泡進行粗拋光,取出后用手工進行細拋光,反復拋光后進行車花,車花前先炸色。
純凈水進行清洗飾品上的酸液
炸色的目的就是讓黃金表面的其它金屬如鐵、鋅等微量金屬全部清除,永久保持黃金的赤紅色,在日后佩戴過程中不會掉色。而且鍛造過程中使用的水都是純凈水,以免自來水中的微量金屬參雜在黃金中。炸色完成后再清洗,清洗完后再次進行手工細拋光。
技師再次進行手工拋光
然后車花制作相關圖案,如噴砂、釘沙、釘珠、手工拉絲等表面處理,琳朝珠寶噴砂工藝十分考究,有很多種,如鉆石沙、玻璃沙、石英沙等,鉆石沙還分粗沙、中沙、細沙等,玻璃沙還分0號沙10號沙等。釘沙還分粗釘沙和細釘沙。
對飾品進行噴砂工藝
手工拉絲工藝還分七彩拉絲、粗絲、細絲、亂絲等等。珠寶的噴砂工藝不是一次性噴砂。
噴砂完成后清洗飾品,以便開始下一道工序。
而是在同一個表面噴完第一次,把多余的沙金去除掉,在進行反復的粗、細噴砂,使其表面達到更好的層次感,噴砂過程要非常仔細,所以費時費力。
對飾品進行拉絲工藝
車花完成后再次進行手工細拋光,拋光結束后整形,使佩戴者感覺更加舒服,這個噴砂工藝在全國也是絕無僅有的。在車花工藝中主要表現的就是層次感和立體感。
對飾品進行多次的拋光,大大的增加了黃金的損耗, 同時也使精工的飾品產生了順滑的手感和絲滑的質感。
然后將成品放入蒸汽機里進行高溫處理,高溫處理后烘干。
烘干后將所有產品交到質檢,質檢不光是對做工的精細進行檢驗,還使用進口核元素測金儀對黃金純度進行檢驗, 質檢合格的產品入庫,不合格的產品反廠重新制作。
金屬測金儀
黃金飾品檢測結果
上柜前店面負責人將合格產品再次進行復檢,然后對合格產品進行稱重、貼標,最后上柜。以上工藝、工序因做工繁瑣,成本投入較大,所以在全國都及其少見。
上柜前稱重
有人問,為什么把黃金飾品表面工藝做的如此復雜,因為只有這樣,黃金飾品的層次感和立體感才能表現出來。
按照珠寶現有規模每月加工200公斤黃金飾品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那么為什么每月只加工20公斤?這是因為傳統手工鍛造工藝費時費力,打磨過程中有很多黃金無法回收,黃金損耗極大,而且有些產品工藝成本要大大高于黃金本身的成本。
貼標價簽
因為珠寶有高級工匠在用心去設計、制作,是在損失更多的成本的前提下來為您打造出每一件黃金精品,所以黃金飾品的性價比要比其它產品的性價比高的多。那就是為什么同樣都是黃金飾品,加工費的差距卻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