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農作物要想長得好,好的介質---也就是好的土壤是最根本最重要的。這點對于多肉植物來說也一樣。土壤對多肉植物的生長會起到很大的作用,配比良好的土壤會使得多肉植物的根系強壯、旺盛。根系肥壯后植物才能長得更加壯士。我之前網上看到二木分享的配土方法,按照他的方法配土種的多肉長得確實不錯。下面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這個配土方法。
粗砂比例60%
先附上配土方法:
苗苗類肉肉:泥炭土60% + 沙子20% + 顆粒20%
對于成年老株(指2年以上的肉肉): 松軟的土壤(泥炭土70%+椰糠30%):粗砂 = 1:1(體積比)
這里先講一下肉肉們原生態土壤情況:一般生活在野外的肉肉,土壤中沙子的比例最大,然后才是碎石及泥土,經過實地考察發現,野外的肉肉有大部分生活在沙子+碎石 70% 比例以上的地區。但是我們買回家的肉肉(專指淘寶)幾乎都是大棚里剛出鍋不到一年的苗苗,好一點有一年多的大苗,但是相比野外的肉肉來說,生活在大棚的溫室環境里完全經不起折騰,所以買回家后有的肉肉兩周甚至一個月狀態都不見好轉,這個與土壤的使用有很大關系。
或者在花市、大棚購買多的肉植物(帶盆帶土),許多土壤都只是泥炭土+珍珠巖混合物(非常輕),拿回家后養一段時間植物就會出現腐爛,或者不健康缺水的表現。特別是在夏季,非常難養護。這樣的土壤生根雖然快,但是根系非常脆弱細小,植物也就變得虛胖起來。
有很多花友誤認為多肉植物喜歡沙質和顆粒的土壤,所以一開始就使用比例超過80%的沙子與顆粒,對于苗苗們來說,短時間內基本都不會生長,甚至有的直接就慢慢枯死掉。剛買回家的肉肉,最好使用松軟的泥炭土先生根,植物都是靠根系吸收營養的,根系生長是否健壯與肉肉們的狀態是有直接關系的,泥炭土因為松軟,非常利于生根,不過使用100%的泥炭土又會出現積水太多,或者干透后結板的情況,這樣很容易導致肉肉直接腐爛,經過長時間觀察和總結,認為對于苗苗類肉肉,比較合理的配土方法為:
泥炭土60% + 沙子20% + 顆粒20%如果找不到河沙,全部換成顆粒也可以,顆粒可以是珍珠巖、火山巖、蜂窩煤、陶粒、石子等。
對于成年老株(指2年以上的肉肉),配土方法也差不多,只是把沙子和顆粒的比例加大一點:
松軟的土壤(泥炭土70%+椰糠30%):粗砂 = 1:1(體積比),也可以簡化為:泥炭土:粗砂 1:1(體積比)
如果想讓肉肉長得更肥,就需要換更深更大的花盆,肉肉的個頭與土壤深度有直接關系,使用又深又大的花盆,或者直接地栽,肉肉往往會超出正常大小生長。
以下為兩種土壤不同的紅寶石,左:泥炭土+椰糠+珍珠巖 右:泥炭土+椰糠+珍珠巖+粗砂
配土:泥炭土+椰糠+珍珠巖。根系非常脆弱,輕輕一扯就斷了。
配土:泥炭土+椰糠+珍珠巖
配土:泥炭土+椰糠+珍珠巖+粗砂。根系強壯,能夠從圖片明顯看出來。
配土:泥炭土+椰糠+珍珠巖+粗砂
以下是用69%粗砂比例種植的肉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