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發生輕微交通事故,報警電話掛斷不到1分鐘,北京交通事故遠程處理中心交警便會打來通話,利用視頻建立民警、保險人員和當事人“面對面”對話的方式,進行定責、理賠。目前,北京市超過60%的事故已納入遠程處理范圍,實現了輕微交通事故“1分鐘接警,5分鐘挪車”,避免“小事故”變“大擁堵”,今年1至10月處理量已達37萬余起。
輕微交通事故報警求助 1分鐘不到交警打來電話定責
“您剛才發生一起交通事故是嗎?把攝像頭轉過去,我取個證”“好啦,您把車挪到安全位置……”11月16日上午,北京東五環一起交通事故,司機在報警后,不到一分鐘竟接到了交警的電話,建立了視頻通話。
在北京交通事故遠程處理中心的回字形辦公區內,近30名專席人員正在通過視頻與各事故現場的車主溝通,從畫面中看到,兩輛車只是一起簡單的追尾事故,前車后備箱被刮掉了漆,少許凹陷,后車前引擎蓋部分凹陷。通過視頻連線、視頻截圖取證、信息核查、定責、當事人通過手機電子簽字,一起輕微事故僅用10多分鐘就通過遠程處置快速清移、完成處理。
據了解,近年來,隨著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機動車保有量不斷增加,交通出行量持續增長等多方面原因,城市道路交通擁堵現象日趨突出。其中,機動車發生輕微財產損失交通事故后,駕駛人等待交警到現場處理才挪車的現象,是造成道路交通擁堵的一個因素。
由于交通事故的發生具有突發性、偶然性,事故車輛多一分鐘占路就會給交通暢通帶來影響,造成“小事故”變成“大擁堵”。
2020年以來,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依托“互聯網+公安”創新警務工作模式,成立了交通事故遠程易處理中心,并打造交通事故從報警到定責、從理賠到結案“網上辦”的互聯網遠程處理模式,利用視頻建立民警、保險人員和當事人“面對面”對話的方式,將北京市超過60%的事故納入遠程處理范圍,處置效率顯著提高,實現了輕微交通事故“1分鐘接警,5分鐘挪車”,減少了群眾現場等待時間和事故車輛占路時間,有效緩解事故致堵,節約了社會交通運行成本。
今年10個月全市遠程處理事故37萬余起 重大節假日全市交通指數峰值較去年同期下降
據北京市道路交通事故遠程處理中心民警楊曉濤介紹,民警所處位置不同,而且發生事故后道路交通狀況不一,民警趕往事故現場需要一定的時間,算上取證、挪車,處理事故的時間成本進一步增加,進而給交通通行帶來更大壓力。
而如今,遠程處理中心緊跟“互聯網+公安”時代發展,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將輕微交通事故處理與智能科技系統進行深度融合,實現輕微事故“掌上辦”的處理新機制,讓每起事故處理得更快,爭取讓每位事故當事人更滿意。
今年在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國慶節假日以及北京馬拉松、彩葉節等大型社會活動期間,北京市道路交通事故遠程處理中心緊盯假期及大型活動期間重要時間節點,密切關注各大景區景點、聯絡線等關鍵點位,拓展遠程處理涵蓋范圍,進一步釋放一線警力,使其投入到社會面交通維護工作中,全市交通指數峰值較去年同期顯著下降。
設立保險理賠專席線上定損、調解
另外,為了方便駕駛人定損理賠,減少奔波辦手續,建立交通管理與保險理賠深度融合機制。持續推進警保合作,引入保險理賠專席進駐遠程中心、開展交通事故處理理賠一體化工作,實現事故定責與理賠“一站式”服務,讓群眾不再勞心費力。
北京市道路交通事故遠程處理中心保險理賠專席的理賠員說,民警在對事故定責之后,他們可以查看部分現場照片、視頻以及司機的駕駛信息,會主動與雙方司機取得聯系,并根據事故現場情況及警方定責情況為雙方當事人指明理賠途徑及方法。當事人報保險后無需再重復解釋說明事故情形、來回奔波跑手續,大大提升便民服務能力。
所以說,發生輕微交通事故,以下這6個步驟,大家一定要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