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譯文及注釋
譯文
李白和杜甫的詩篇曾經被成千上萬的人傳頌,現在讀起來感覺已經沒有什么新意了。
國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們的詩篇文章以及人氣都會流傳數百年(流芳百世)。
注釋
李杜:指李白和杜甫。
才人:有才情的人。
風騷:指《詩經》中的“國風”和屈原的《離騷》。后來把關于詩文寫作的事叫“風騷”。這里指在文學上有成就的“才人”的崇高地位和深遠影響。
創作背景
生活在清朝的趙翼接觸過許多著名的詩詞,但作者提倡創新,反對機械模擬。作者慷慨激昂,寫下了這首詩來抒發內心的感情。
鑒賞
第一、二句詩人指出,即使是李白、杜甫這樣偉大的詩人,他們的詩篇也有歷史局限性。
第三、四句詩人呼喚創新意識,希望詩歌寫作要有時代精神和個性特點,大膽創新,反對演習守舊。
世人常常用這句詩來贊美人才輩出,或表示一代新人替換舊人,或新一代的崛起,就如滾滾長江,無法阻攔。
趙翼簡介
清代·趙翼的簡介

趙翼(1727年~1814年1月10日)清代文學家、史學家。字云崧,一字耘崧,號甌北,又號裘萼,晚號三半老人,漢族,江蘇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進士。官至貴西兵備道。旋辭官,主講安定書院。長于史學,考據精賅。論詩主“獨創”,反摹擬。五、七言古詩中有些作品,嘲諷理學,隱寓對時政的不滿之情,與袁枚、張問陶并稱清代性靈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記》與王鳴盛《十七史商榷》、錢大昕《二十二史考異》合稱清代三大史學名著。
...〔 ? =$docheckrep[2]?ReplaceWriter($ecms_gr[writer]):$ecms_gr[writer]?>的詩(60篇)〕猜你喜歡
-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 枯枝無丑葉,涸水吐清泉。
-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出自 宋代 歐陽修: 《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
-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出自 宋代 晏殊: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
-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出自 唐代 張籍: 《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出自 五代 李煜: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
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出自 清代 納蘭性德: 《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