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傳是攜其長(zhǎng)郎北游,余于九江遇之喜贈(zèng)
孟傳是攜其長(zhǎng)郎北游,余于九江遇之喜贈(zèng)。清代。閻爾梅。 武昌城下競(jìng)舟時(shí),恰好相逢正則祠。阻暑聊為無賴飲,游山喜作不情詩(shī)。甘陵自昔多君子,江夏于今誦小兒。北去有人如問我,但云僧矣尚須眉。
[清代]:閻爾梅
武昌城下競(jìng)舟時(shí),恰好相逢正則祠。
阻暑聊為無賴飲,游山喜作不情詩(shī)。
甘陵自昔多君子,江夏于今誦小兒。
北去有人如問我,但云僧矣尚須眉。
武昌城下競(jìng)舟時(shí),恰好相逢正則祠。
阻暑聊為無賴飲,遊山喜作不情詩(shī)。
甘陵自昔多君子,江夏于今誦小兒。
北去有人如問我,但雲(yún)僧矣尚須眉。
唐代·閻爾梅的簡(jiǎn)介
閻爾梅(1603—1679)明末詩(shī)文家,字用卿,號(hào)古古,因生而耳長(zhǎng)大,白過于面,又號(hào)白耷山人、蹈東和尚,漢族,江蘇沛縣人。明崇禎三年舉人,為復(fù)社巨子。甲申、乙酉間,為史可法畫策,史不能用。乃散財(cái)結(jié)客,奔走國(guó)事。清初剃發(fā)號(hào)蹈東和尚。詩(shī)有奇氣,聲調(diào)沉雄。有《白耷山人集》。閻爾梅逝后,子孫私上謚號(hào) ''文節(jié)''。其身為日月堂八世。
...〔
? 閻爾梅的詩(shī)(17篇) 〕
宋代:
劉子翚
三年玉帛走稽山,萬騎凌江稍北還。
絕塞風(fēng)煙連魏闕,千官戎服立朝班。
三年玉帛走稽山,萬騎淩江稍北還。
絕塞風(fēng)煙連魏闕,千官戎服立朝班。
明代:
劉績(jī)
夜雪沒氈城,聞箛三兩聲。
漫山是獵火,照著漢家營(yíng)。
夜雪沒氈城,聞箛三兩聲。
漫山是獵火,照著漢家營(yíng)。
明代:
王邦畿
蘭叢翠疊氣氤氳,月相莊巖看未真。手里星星香線火,曾無分與飲煙人。
蘭叢翠疊氣氤氳,月相莊巖看未真。手裡星星香線火,曾無分與飲煙人。
:
錢之江
一方丘壑力能專,短杖芒鞋適所便。偶遇畸人足清話,再臨明鏡各華顛。
忘筌坐悅鳣鮪發(fā),抉目待看陵谷遷。翻笑平生骨相俗,不堪顧影病梅前。
一方丘壑力能專,短杖芒鞋適所便。偶遇畸人足清話,再臨明鏡各華顛。
忘筌坐悅鳣鮪發(fā),抉目待看陵谷遷。翻笑平生骨相俗,不堪顧影病梅前。
明代:
祝允明
水南雉市萬塵趨,水北還容陋巷居。三尺素桐陶靖節(jié),百篇華賦馬相如。
心拋世俗爭(zhēng)為事,手錄時(shí)賢未見書。欲繼姓名高士傳,怕君嫌我近睢盱。
水南雉市萬塵趨,水北還容陋巷居。三尺素桐陶靖節(jié),百篇華賦馬相如。
心拋世俗爭(zhēng)為事,手錄時(shí)賢未見書。欲繼姓名高士傳,怕君嫌我近睢盱。
宋代:
周孚
君才元落落,吾語只平平。意廣真堪笑,情親卻自驚。
瘦筇殊未到,短笛為誰橫。肺病雖羸甚,猶能倒屣迎。
君才元落落,吾語隻平平。意廣真堪笑,情親卻自驚。
瘦筇殊未到,短笛為誰橫。肺病雖羸甚,猶能倒屣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