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云寺觀元照禪師藏懷素藏真律公帖題其后
法云寺觀元照禪師藏懷素藏真律公帖題其后。清代。晏貽琮。 粥香長者善調香,優曇華缽金輪王。莊嚴妙相三十二,夜放頂上真毫光。我師頭陀現本色,須彌照耀東南方。天晴無風日開霽,蠹書一一珊瑚裝。中有藏真律公帖,目未及睹眉先揚。想當解衣氣磅礴,筆力可挽千石強。真龍矢矯自空下,飛騰入腕何茫茫。須臾百紙立掃盡,墨痕一縷中藏芒。王氏之間伯仲耳,神妙不數崔與張。弇州論書以年斷,強作解事欺聾盲。師歸兜率已千載,字向紙上猶軒昂。護持幸仗佛力大,恒沙算數知無量。千文一卷絕可惜,面目雖是神先亡。流傳要亦自有數,書妙所貴刻手良。從來得師筆外意,宋人獨許涪翁黃。天門蕩蕩不可至,日暮悵望疲津梁。低徊掩卷復三嘆,跋尾為君歌此章。
[清代]:晏貽琮
粥香長者善調香,優曇華缽金輪王。莊嚴妙相三十二,夜放頂上真毫光。
我師頭陀現本色,須彌照耀東南方。天晴無風日開霽,蠹書一一珊瑚裝。
中有藏真律公帖,目未及睹眉先揚。想當解衣氣磅礴,筆力可挽千石強。
真龍矢矯自空下,飛騰入腕何茫茫。須臾百紙立掃盡,墨痕一縷中藏芒。
王氏之間伯仲耳,神妙不數崔與張。弇州論書以年斷,強作解事欺聾盲。
師歸兜率已千載,字向紙上猶軒昂。護持幸仗佛力大,恒沙算數知無量。
千文一卷絕可惜,面目雖是神先亡。流傳要亦自有數,書妙所貴刻手良。
從來得師筆外意,宋人獨許涪翁黃。天門蕩蕩不可至,日暮悵望疲津梁。
低徊掩卷復三嘆,跋尾為君歌此章。
粥香長者善調香,優曇華缽金輪王。莊嚴妙相三十二,夜放頂上真毫光。
我師頭陀現本色,須彌照耀東南方。天晴無風日開霽,蠹書一一珊瑚裝。
中有藏真律公帖,目未及睹眉先揚。想當解衣氣磅礴,筆力可挽千石強。
真龍矢矯自空下,飛騰入腕何茫茫。須臾百紙立掃盡,墨痕一縷中藏芒。
王氏之間伯仲耳,神妙不數崔與張。弇州論書以年斷,強作解事欺聾盲。
師歸兜率已千載,字向紙上猶軒昂。護持幸仗佛力大,恒沙算數知無量。
千文一卷絕可惜,面目雖是神先亡。流傳要亦自有數,書妙所貴刻手良。
從來得師筆外意,宋人獨許涪翁黃。天門蕩蕩不可至,日暮悵望疲津梁。
低徊掩卷複三歎,跋尾為君歌此章。
唐代·晏貽琮的簡介
湖南新化人,字幼瑰,號湘門。嘉慶十二年舉人。嘗客居京師、金閶。為詩刻苦,存詩矜慎。卒年二十九。有《過且過齋詩集》。
...〔
? 晏貽琮的詩(6篇) 〕
:
弘歷
甘涼二麥熟,喜值王師班。去歲谷踴貴,今已減七錢。
正供雖屢免,其如災旱連。軍需所會地,寧免物價艱。
甘涼二麥熟,喜值王師班。去歲谷踴貴,今已減七錢。
正供雖屢免,其如災旱連。軍需所會地,甯免物價艱。
元代:
柯九思
煖瓊柔翠曉慵妝,香損鴛鴦瓦上霜。帝子愁多春夢遠,佩搖明月近瀟湘。
煖瓊柔翠曉慵妝,香損鴛鴦瓦上霜。帝子愁多春夢遠,佩搖明月近瀟湘。
唐代:
韋應物
逍遙仙家子,日夕朝玉皇。興高清露沒,渴飲瓊華漿。
解組一來款,披衣拂天香。粲然顧我笑,綠簡發新章。
泠泠如玉音,馥馥若蘭芳。浩意坐盈此,月華殊未央。
逍遙仙家子,日夕朝玉皇。興高清露沒,渴飲瓊華漿。
解組一來款,披衣拂天香。粲然顧我笑,綠簡發新章。
泠泠如玉音,馥馥若蘭芳。浩意坐盈此,月華殊未央。
:
卓肇昌
海門清泬寥,輕棹欲杭之。月映鰲頭落,流分燕尾支。
回帆撾聽鼓,潛壑客探驪。宵靜波心迥,舟搖嶂勢馳。
海門清泬寥,輕棹欲杭之。月映鰲頭落,流分燕尾支。
回帆撾聽鼓,潛壑客探驪。宵靜波心迥,舟搖嶂勢馳。
宋代:
楊萬里
暮山如淡復如濃,煙拂山前一兩重。
山背更將霞萬疋,生紅錦障褁青峰。
暮山如淡複如濃,煙拂山前一兩重。
山背更將霞萬疋,生紅錦障褁青峰。
:
止庵法師
西山鸞鶴少因緣,只向天平住一年。
無限別來惆悵事,紫藤花落寺門前。
西山鸞鶴少因緣,隻向天平住一年。
無限別來惆悵事,紫藤花落寺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