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樓吟 鸚母為貍奴驚化,紫帆、次香各以詞悼之。即兩用元韻,兼為雪衣致謝二君也
翠樓吟 鸚母為貍奴驚化,紫帆、次香各以詞悼之。即兩用元韻,兼為雪衣致謝二君也。清代。易順鼎。 膽怯昏黃,身愁冷翠,依然葬花舊處。斷魂飛不遠,料還在秋邊庭宇。三生何許。便此后仙塵,聽憑伊去。猶留據。綠衣半角,洗霜吹雨。欲暮。楊柳樓臺,曾喚儂分理,碧云頭緒。畫闌無影到,向斜月如聞癡語。華年春樹。甚薄命人間,玉籠難住。君知否。嬋娟有例,一般風絮。
膽怯昏黃,身愁冷翠,依然葬花舊處。斷魂飛不遠,料還在秋邊庭宇。
三生何許。便此后仙塵,聽憑伊去。猶留據。綠衣半角,洗霜吹雨。
欲暮。楊柳樓臺,曾喚儂分理,碧云頭緒。畫闌無影到,向斜月如聞癡語。
華年春樹。甚薄命人間,玉籠難住。君知否。嬋娟有例,一般風絮。
易順鼎簡介
唐代·易順鼎的簡介

易順鼎(1858~1920)清末官員、詩人,寒廬七子之一。字實甫、實父、中碩,號懺綺齋、眉伽,晚號哭庵、一廣居士等,龍陽(今湖南漢壽)人,易佩紳之子。光緒元年舉人。曾被張之洞聘主兩湖書院經史講席。馬關條約簽訂后,上書請罷和義。曾兩去臺灣,幫助劉永福抗戰。庚子事變時,督江楚轉運,此后在廣西。云南、廣東等地任道臺。辛亥革命后去北京,與袁世凱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凱稱帝后,任印鑄局長。帝制失敗后,縱情于歌樓妓館。工詩,講究屬對工巧,用意新穎,與樊增祥并稱“樊易”,著有《琴志樓編年詩集》等。
...〔 ? 易順鼎的詩(381篇) 〕猜你喜歡
憶昔自京至關中將四千里所歷古跡不能殫記因閒居無事追賦律詩凡十首目之曰憶晉以泄曩日之思云
: 李轅
四月南風驛路長,汴梁河底樹蒼蒼。牙檣錦纜傷前代,□□□□□□□。
□□□□□□□,□□□□□□□。□□□□□□□,□□□□□□□。
沈德潛和韻有林壑已安仍戀主潞河歸棹敢云遄之句因疊前韻賜之 其二
: 弘歷
再來應是歲庚辰,珍重高年命屢申。早識云卿擅當代,不教疏傅獨前人。
華茵聯句朋猶昨,綺閣懸燈物共春。眠食倘彊思亟見,宴陪撒荔莫辭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