缽山雜詩 其一
缽山雜詩 其一。清代。秦際唐。 少年思致身,浮名苦縛束。垂老入名山,山靈笑我俗。及茲補桑榆,余景未云促。兩山相向中,著我數椽屋。門庭如水清,四圍長新綠。戶后垂疏桐,庭前植修竹。短籬繚其間,野花扇余馥。一笑脫塵鞅,斯人在空谷。
[清代]:秦際唐
少年思致身,浮名苦縛束。垂老入名山,山靈笑我俗。
及茲補桑榆,余景未云促。兩山相向中,著我數椽屋。
門庭如水清,四圍長新綠。戶后垂疏桐,庭前植修竹。
短籬繚其間,野花扇余馥。一笑脫塵鞅,斯人在空谷。
少年思緻身,浮名苦縛束。垂老入名山,山靈笑我俗。
及茲補桑榆,餘景未雲促。兩山相向中,著我數椽屋。
門庭如水清,四圍長新綠。戶後垂疏桐,庭前植修竹。
短籬繚其間,野花扇餘馥。一笑脫塵鞅,斯人在空谷。
唐代·秦際唐的簡介
秦際唐,字伯虞,上元人。同治丁卯舉人。有《南岡草堂詩選》。
...〔
? 秦際唐的詩(4篇) 〕
宋代:
陳律
白日黃塵客路迷,偶尋幽事入煙扉。
云行翠岫鶴爭舞,月落青林人未歸。
白日黃塵客路迷,偶尋幽事入煙扉。
雲行翠岫鶴爭舞,月落青林人未歸。
南北朝:
鄒浩
蕪城兆霜雪,潁川凋芰荷。昔別情已矣,今別情奈何。
英英二三子,行亦車懸■。后日知誰同,蟬聲猶暮多。
蕪城兆霜雪,潁川凋芰荷。昔別情已矣,今別情奈何。
英英二三子,行亦車懸■。後日知誰同,蟬聲猶暮多。
唐代:
唐求
旅館候天曙,整車趨遠程。幾處曉鐘斷,半橋殘月明。
沙上鳥猶在,渡頭人未行。去去古時道,馬嘶三兩聲。
旅館候天曙,整車趨遠程。幾處曉鐘斷,半橋殘月明。
沙上鳥猶在,渡頭人未行。去去古時道,馬嘶三兩聲。
:
弘歷
云生澗戶封,江瀉天門斷。壺中日月長,世外塵囂判。
懸崖策杖人,寄興在霄漢。
雲生澗戶封,江瀉天門斷。壺中日月長,世外塵囂判。
懸崖策杖人,寄興在霄漢。
:
劉斯奮
勢坼南陲外,經冬草不黃。當時收四海,此地稱殊方。
瘴氣云猶濕,邊烽夜可望。懷人獨不見,日落意茫茫。
勢坼南陲外,經冬草不黃。當時收四海,此地稱殊方。
瘴氣雲猶濕,邊烽夜可望。懷人獨不見,日落意茫茫。
明代:
莊昶
一瓢蔬食非難受,萬里毛錐亦易投。青眼今宜惟古是,黑頭命未與仇謀。
小將一杖扶岐路,何許孤槎訪斗牛。奈可逝波頻洗眼,等閒不漫過橋頭。
一瓢蔬食非難受,萬裡毛錐亦易投。青眼今宜惟古是,黑頭命未與仇謀。
小將一杖扶岐路,何許孤槎訪鬥牛。奈可逝波頻洗眼,等閒不漫過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