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武寄示過金陵舊廬感賦一律次韻酬之
宗武寄示過金陵舊廬感賦一律次韻酬之。近代。陳三立。 死別匡床萬景徂,魂痕猶啄白門烏。綿綿歌哭獰飆散,杳杳樓臺冷月孤。漸挽心肝親浩劫,獨支皮骨出晴湖。吟人隔世銜杯處,手種孩松拂瓦無。
[近代]:陳三立
死別匡床萬景徂,魂痕猶啄白門烏。
綿綿歌哭獰飆散,杳杳樓臺冷月孤。
漸挽心肝親浩劫,獨支皮骨出晴湖。
吟人隔世銜杯處,手種孩松拂瓦無。
死別匡床萬景徂,魂痕猶啄白門烏。
綿綿歌哭獰飆散,杳杳樓臺冷月孤。
漸挽心肝親浩劫,獨支皮骨出晴湖。
吟人隔世銜杯處,手種孩松拂瓦無。
唐代·陳三立的簡介
陳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修水)人,近代同光體詩派重要代表人物。陳三立出身名門世家,為晚清維新派名臣陳寶箴長子,國學大師、歷史學家陳寅恪、著名畫家陳衡恪之父。與譚延闿、譚嗣同并稱“湖湘三公子”;與譚嗣同、徐仁鑄、陶菊存并稱“維新四公子”,有“中國最后一位傳統詩人”之譽。1937年發生“盧溝橋事變”后北平、天津相繼淪陷,日軍欲招致陳三立,陳三立為表明立場絕食五日,不幸憂憤而死,享年85歲。陳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詩》及其《續集》、《別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 陳三立的詩(180篇) 〕
近代:
傅熊湘
二月江南山水路。整整韶華,雅稱嬉游去。終是疏狂留不住。
啼紅止恨清明雨。
二月江南山水路。整整韶華,雅稱嬉遊去。終是疏狂留不住。
啼紅止恨清明雨。
明代:
林薦
愿續當年李侍郎,遺言謝世報高皇。獨憐一片忠貞骨,不死沙場死法場。
願續當年李侍郎,遺言謝世報高皇。獨憐一片忠貞骨,不死沙場死法場。
宋代:
楊萬里
節物催人又一年,銀花蓮炬照金尊。
麝鎚官樣陪公讌,粉繭卿風憶故園。
節物催人又一年,銀花蓮炬照金尊。
麝鎚官樣陪公讌,粉繭卿風憶故園。
:
蕭勞
山醒雪涊又春天,濡染東風幾許妍。頭白花紅同過日,人貧詩富各增年。
半湖新水疑臨境,滿地青苔欲拾錢。危檻身憑樓一角,卻教心系亂峰前。
山醒雪涊又春天,濡染東風幾許妍。頭白花紅同過日,人貧詩富各增年。
半湖新水疑臨境,滿地青苔欲拾錢。危檻身憑樓一角,卻教心系亂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