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西溪圖贈鮮于伯幾
題西溪圖贈鮮于伯幾。元代。趙孟頫。 山林忽然在我眼,攬袂欲游嗟巳遠。長松謖謖含蒼煙,平川茫茫際曾巘。大梁繁華天下稀,走馬斗雞夜忘歸。君獨胡為甘寂寞,坐對山水娛清暉。西溪先生奇崛士,正可著之巖石里。數間茅屋破不脩,中有神光發奇字。綠蘋齊葉白芷生,送君江南空復情。相思萬里不可見,時對此圖雙眼明。
[元代]:趙孟頫
山林忽然在我眼,攬袂欲游嗟巳遠。長松謖謖含蒼煙,平川茫茫際曾巘。
大梁繁華天下稀,走馬斗雞夜忘歸。君獨胡為甘寂寞,坐對山水娛清暉。
西溪先生奇崛士,正可著之巖石里。數間茅屋破不脩,中有神光發奇字。
綠蘋齊葉白芷生,送君江南空復情。相思萬里不可見,時對此圖雙眼明。
山林忽然在我眼,攬袂欲遊嗟巳遠。長松謖謖含蒼煙,平川茫茫際曾巘。
大梁繁華天下稀,走馬鬥雞夜忘歸。君獨胡為甘寂寞,坐對山水娛清暉。
西溪先生奇崛士,正可著之巖石裡。數間茅屋破不脩,中有神光發奇字。
綠蘋齊葉白芷生,送君江南空複情。相思萬裡不可見,時對此圖雙眼明。
唐代·趙孟頫的簡介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松雪道人,又號水精宮道人、鷗波,中年曾作孟俯,漢族,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畫家,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之一。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于世。
...〔
? 趙孟頫的詩(356篇) 〕
:
謝晉
才辭東觀入成均,又見治裝去謁親。為客情懷如昨日,到京才學勝他人。
歸遲莫訝縫衣舊,志遂應當戲綵新。想是今年除夜酒,團欒坐待故園春。
才辭東觀入成均,又見治裝去謁親。為客情懷如昨日,到京才學勝他人。
歸遲莫訝縫衣舊,志遂應當戲綵新。想是今年除夜酒,團欒坐待故園春。
宋代:
鄭玠
身為俗吏趨行部,手藝名香祝有年。
五色雀飛慶薦祉,七星松古自通仙。
身為俗吏趨行部,手藝名香祝有年。
五色雀飛慶薦祉,七星松古自通仙。
宋代:
魏了翁
祖宗德澤被生民,列服山川各效神。
幾見高岡鳴鳳集,又盾層浪化魚新。
祖宗德澤被生民,列服山川各效神。
幾見高岡鳴鳳集,又盾層浪化魚新。
宋代:
許及之
借得漁鄉住,蟾光忽滿輪。金波隨短棹,銀漢有通津。
幾度中秋月,今宵自在身。一尊消得醉,眼底欠詩人。
借得漁鄉住,蟾光忽滿輪。金波隨短棹,銀漢有通津。
幾度中秋月,今宵自在身。一尊消得醉,眼底欠詩人。
明代:
陳子升
祇園甘露滴,使我宿酲消。獨自留方丈,諸天不寂寥。
行蹤泥芳草,吟興寫芭蕉。已作逃禪客,無煩折簡招。
祇園甘露滴,使我宿酲消。獨自留方丈,諸天不寂寥。
行蹤泥芳草,吟興寫芭蕉。已作逃禪客,無煩折簡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