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歌
挽歌。明代。釋宗泐。 陰風起枯楊,寒日照衰草。丹旐辭中堂,輀車即周道。親戚及鄰里,送者皆素縞。一歸長夜臺,萬古不得曉。憶昔盛容儀,被服懷美佼。今采朽腐馀,復為螻蟻擾。富貴與榮華,滅跡空中鳥。彭殤久已淪,不知誰壽夭。
[明代]:釋宗泐
陰風起枯楊,寒日照衰草。丹旐辭中堂,輀車即周道。
親戚及鄰里,送者皆素縞。一歸長夜臺,萬古不得曉。
憶昔盛容儀,被服懷美佼。今采朽腐馀,復為螻蟻擾。
富貴與榮華,滅跡空中鳥。彭殤久已淪,不知誰壽夭。
陰風起枯楊,寒日照衰草。丹旐辭中堂,輀車即周道。
親戚及鄰裡,送者皆素縞。一歸長夜臺,萬古不得曉。
憶昔盛容儀,被服懷美佼。今采朽腐馀,複為螻蟻擾。
富貴與榮華,滅跡空中鳥。彭殤久已淪,不知誰壽夭。
唐代·釋宗泐的簡介
(1317—1391)明僧。浙江臨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名所居室為全室。洪武中詔致有學行高僧,首應詔至,奏對稱旨。詔箋釋《心經》、《金剛經》、《楞伽》,曾奉使西域。深究胡惟庸案時,曾遭株連,太祖命免死。后在江浦石佛寺圓寂。有《全室集》。
...〔
? 釋宗泐的詩(291篇) 〕
近代:
劉咸滎
何處桃源可問津,我生應嘆不逢辰。八年風雨搖中國,一席冠裳奪外人。
民滴殘膏猶有淚,天沉殺氣久無春。葩經讀罷鬩墻句,四顧茫茫一愴神。
何處桃源可問津,我生應歎不逢辰。八年風雨搖中國,一席冠裳奪外人。
民滴殘膏猶有淚,天沉殺氣久無春。葩經讀罷鬩牆句,四顧茫茫一愴神。
宋代:
釋慧暉
寶劍橫斜天欲曉,洗凈魔佛逼人寒。
匣中陰陰光生處,衲子徒將正眼看。
寶劍橫斜天欲曉,洗淨魔佛逼人寒。
匣中陰陰光生處,衲子徒將正眼看。
明代:
盧龍云
才名共仰三川舊,治行咸推百粵先。郡以分猷看展驥,邑緣試劇待烹鮮。
霜含白簡俱稱最,春滿黃堂各頌賢。珍重佩刀酬解贈,君家元沐主恩偏。
才名共仰三川舊,治行鹹推百粵先。郡以分猷看展驥,邑緣試劇待烹鮮。
霜含白簡俱稱最,春滿黃堂各頌賢。珍重佩刀酬解贈,君家元沐主恩偏。
:
傅義
杜宇催人快繫風,羲娥行色太匆匆。縱非看得韶光賤,九十而今八十空。
花漸老,葉方濃。綠蔭猶肯護馀紅。白頭喜與青春侶,盡攬芳菲入夢中。
杜宇催人快繫風,羲娥行色太匆匆。縱非看得韶光賤,九十而今八十空。
花漸老,葉方濃。綠蔭猶肯護馀紅。白頭喜與青春侶,盡攬芳菲入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