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集自錢塘歸作此示之
沈集自錢塘歸作此示之。明代。張羽。 錢塘昔所游,形勝此邦最。尚想鳳凰山,飛翔落天外。胸吞滄溟寬,江水渺如帶。海門豈天設,屹立兩峰對。汐潮類臣妾,朝暮屢進退。群峰□明湖,浸淫百川會。不意玉女盆,居然墮阛阓。崔嵬白塔寺,零落□宋內。荒階與斷礎,龍鳳紛破碎。昔聞亳社屋,厭鎮信可怪。豈徒鞭荊尸,戮辱極狼狽。妖僧固可醢,國家豈無罪。雷師秉炎火,楚蕩意頗快。至今遺民過,涕泣行且拜。爾游何草草,吊古須我輩。落日望東南,臨風發長慨。
[明代]:張羽
錢塘昔所游,形勝此邦最。尚想鳳凰山,飛翔落天外。
胸吞滄溟寬,江水渺如帶。海門豈天設,屹立兩峰對。
汐潮類臣妾,朝暮屢進退。群峰□明湖,浸淫百川會。
不意玉女盆,居然墮阛阓。崔嵬白塔寺,零落□宋內。
荒階與斷礎,龍鳳紛破碎。昔聞亳社屋,厭鎮信可怪。
豈徒鞭荊尸,戮辱極狼狽。妖僧固可醢,國家豈無罪。
雷師秉炎火,楚蕩意頗快。至今遺民過,涕泣行且拜。
爾游何草草,吊古須我輩。落日望東南,臨風發長慨。
錢塘昔所遊,形勝此邦最。尚想鳳凰山,飛翔落天外。
胸吞滄溟寬,江水渺如帶。海門豈天設,屹立兩峰對。
汐潮類臣妾,朝暮屢進退。群峰□明湖,浸淫百川會。
不意玉女盆,居然墮阛阓。崔嵬白塔寺,零落□宋內。
荒階與斷礎,龍鳳紛破碎。昔聞亳社屋,厭鎮信可怪。
豈徒鞭荊屍,戮辱極狼狽。妖僧固可醢,國家豈無罪。
雷師秉炎火,楚蕩意頗快。至今遺民過,涕泣行且拜。
爾遊何草草,吊古須我輩。落日望東南,臨風發長慨。
唐代·張羽的簡介
張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啟、楊基、徐賁稱為“吳中四杰”,又與高啟、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張羽好著述,文辭精潔典雅,詩詠深思冶煉,樸實含華。書法纖婉有異趣,仿佛謝莊月賦。隸書效法韓擇木、楷書臨摹王羲之曹娥碑,雖未精極,卻能離俗而入于雅。畫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筆力蒼秀,品在方從義上。
...〔
? 張羽的詩(341篇) 〕
元代:
郯韶
湘云微度。六曲朱闌暮。簾外香飄梅子樹。知有王孫索句。
誰將瓊琯吹霞。柳花飛過東家。說與門前去馬,斷腸休為琵琶。
湘雲微度。六曲朱闌暮。簾外香飄梅子樹。知有王孫索句。
誰將瓊琯吹霞。柳花飛過東家。說與門前去馬,斷腸休為琵琶。
清代:
牛燾
君不見,東坡調水傳佳話,全憑清濁分流派。甘美香冽天一生,沁人詩骨清人肺。
又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石水斗泥資灌溉。有時汲之供烹啜,不聞飲者比沆瀣。
君不見,東坡調水傳佳話,全憑清濁分流派。甘美香冽天一生,沁人詩骨清人肺。
又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石水鬥泥資灌溉。有時汲之供烹啜,不聞飲者比沆瀣。
清代:
顧信芳
雨過晴窗,參差花影和簾捲。袖羅寒淺。獨立閑庭晚。
新雁橫空,天寫秋云怨。斜陽岸。亂愁千點。落葉西風滿。
雨過晴窗,參差花影和簾捲。袖羅寒淺。獨立閑庭晚。
新雁橫空,天寫秋雲怨。斜陽岸。亂愁千點。落葉西風滿。
宋代:
馮山
萬竹林間一徑升,滿巖金碧靜香燈。飛泉散亂垂千尺,危閣攲斜擁數層。
雨氣或從檐際落,風光時向坐中凝。荒碑文字那能讀,合眼煎茶問老僧。
萬竹林間一徑升,滿巖金碧靜香燈。飛泉散亂垂千尺,危閣攲斜擁數層。
雨氣或從檐際落,風光時向坐中凝。荒碑文字那能讀,合眼煎茶問老僧。
:
趙善括
駒隙匆匆不暫留,誰能宴坐學裴休。
君攜嘉客江亭醉,我泛扁舟楚澤秋。
駒隙匆匆不暫留,誰能宴坐學裴休。
君攜嘉客江亭醉,我泛扁舟楚澤秋。
宋代:
朱熹
凌兢度三峽,窈窕復一原。絕壁擁蒼翠,奔流逝潺湲。
聞昔避世人,寄此茅三間。壯節未云遠,高風杳難攀。
淩兢度三峽,窈窕複一原。絕壁擁蒼翠,奔流逝潺湲。
聞昔避世人,寄此茅三間。壯節未雲遠,高風杳難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