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莫夢訪沖默道人山房三首 其一
春莫夢訪沖默道人山房三首 其一。明代。王天性。 憶與君晤日,已過菊花節。思君今何時,復荒桃李月。林臥觀物變,流光水東決。老去還幾回,堪此隔年別。悠悠超世懷,獨處誰共說。夢訪白云居,清樽為余設。酒中無雜言,細討衛生訣。寤嘆仍沙村,虛燈照明滅。
[明代]:王天性
憶與君晤日,已過菊花節。思君今何時,復荒桃李月。
林臥觀物變,流光水東決。老去還幾回,堪此隔年別。
悠悠超世懷,獨處誰共說。夢訪白云居,清樽為余設。
酒中無雜言,細討衛生訣。寤嘆仍沙村,虛燈照明滅。
憶與君晤日,已過菊花節。思君今何時,複荒桃李月。
林臥觀物變,流光水東決。老去還幾回,堪此隔年別。
悠悠超世懷,獨處誰共說。夢訪白雲居,清樽為餘設。
酒中無雜言,細討衛生訣。寤歎仍沙村,虛燈照明滅。
唐代·王天性的簡介
王天性(一五二六—一六○九),字則衷,號槐軒,晚年別號半憨。汕頭外砂鎮林厝村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舉人。官盱眙縣教諭、豐城縣令、上高縣令、南昌府通判。穆宗隆慶二年(一五六八),以忤上司早賦歸田,肆志于山水詩酒間,嘗作《半憨先生傳》以自況。著有《半憨集》。清馮奉初《潮州耆舊集》卷一六、吳道镕《廣東文徵作者考》卷四有傳。王天性詩,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軒先生遺草》為底本。
...〔
? 王天性的詩(104篇) 〕
宋代:
陳紀
屋角難聲一歲分,起搔吟鬢惜芳辰。
江山有恨英雄老,天地無私草木春。
屋角難聲一歲分,起搔吟鬢惜芳辰。
江山有恨英雄老,天地無私草木春。
:
梁朝鐘
虎帳銅壺夜氣清,羽林十萬靜無聲。單于冬入殘三輔,漢上秋成縶九營。
勿慮衛青終失寵,無勞賈詡更談兵。吳山楚水年馀別,殘角空階盡月明。
虎帳銅壺夜氣清,羽林十萬靜無聲。單于冬入殘三輔,漢上秋成縶九營。
勿慮衛青終失寵,無勞賈詡更談兵。吳山楚水年馀別,殘角空階盡月明。
:
釋妙聲
故國江山入莫秋,煙波留與后人愁。古今不預興亡事,只有滄浪獨釣舟。
故國江山入莫秋,煙波留與後人愁。古今不預興亡事,隻有滄浪獨釣舟。
唐代:
王翰
白云天際閑舒卷,卻似搖搖行子心。云氣有時還變滅,子心無日不登臨。
高林度過含疏雨,遠岫飛回落晚陰。不羨梁公為令子,但存忠孝古猶今。
白雲天際閑舒卷,卻似搖搖行子心。雲氣有時還變滅,子心無日不登臨。
高林度過含疏雨,遠岫飛回落晚陰。不羨梁公為令子,但存忠孝古猶今。
近代:
余菊庵
昔同潦倒負清狂,一別卅年各自忙。今日相逢何限感,危機躲盡鬢盈霜。
昔同潦倒負清狂,一別卅年各自忙。今日相逢何限感,危機躲盡鬢盈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