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吳堅白歸朱陽
送吳堅白歸朱陽。明代。王以悟。 自愧亦何得,高人辱遠尋。聯床經日久,看月每更深。幾點憂時淚,百年為道心。明朝分袂去,誰更是知音。
[明代]:王以悟
自愧亦何得,高人辱遠尋。聯床經日久,看月每更深。
幾點憂時淚,百年為道心。明朝分袂去,誰更是知音。
自愧亦何得,高人辱遠尋。聯床經日久,看月每更深。
幾點憂時淚,百年為道心。明朝分袂去,誰更是知音。
唐代·王以悟的簡介
王以悟,字惺所。河南陜縣東凡人。明代萬歷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中進士,任邢臺令。邢臺遭荒災,他上報朝廷求援,設粥棚、置棉衣,救濟貧民。他親自檢查救災事項,還用自己俸祿,贖回窮人賣掉的妻室兒女。天啟元年(公元1622年),他調任山西參政,單車就道,行李簡陋。后辭官回鄉,隱居不仕,專門從事辦學。他與張抱初、張春宇,呂豫石等文人學士培育了眾多學生。他還著有《常惺惺稿》10卷,《解縛編》2卷。他教授學生著書立說,去世后,在陜州城內建有祠堂。
...〔
? 王以悟的詩(49篇) 〕
:
釋元肇
方壺圓嶠神仙經,遠不可到虛其名。東嘉自古山水郡,往往俗駕回山靈。
了知天地不終惜,雁蕩殿出集大成。輞川無人王宰死,五日十日徒勞形。
方壺圓嶠神仙經,遠不可到虛其名。東嘉自古山水郡,往往俗駕回山靈。
了知天地不終惜,雁蕩殿出集大成。輞川無人王宰死,五日十日徒勞形。
宋代:
方一夔
前程在處暗危機,脫跡紅塵入翠微。清水一竿張釣具,白云四壁掛樵衣。
馬惟畫骨空嗟瘦,龍不點睛那解飛。差有陳編相伴住,時將詩句洗前非。
前程在處暗危機,脫跡紅塵入翠微。清水一竿張釣具,白雲四壁掛樵衣。
馬惟畫骨空嗟瘦,龍不點睛那解飛。差有陳編相伴住,時將詩句洗前非。
:
劉崧
土屋無風尚不關,屋前遙見兩青山。瓦盆盛酒茆鋪席,何日柴門望月還。
土屋無風尚不關,屋前遙見兩青山。瓦盆盛酒茆鋪席,何日柴門望月還。
:
釋妙聲
故國江山入莫秋,煙波留與后人愁。古今不預興亡事,只有滄浪獨釣舟。
故國江山入莫秋,煙波留與後人愁。古今不預興亡事,隻有滄浪獨釣舟。
明代:
李夢陽
大梁城東云出雷,捩風拖雨故徘徊。黃鸝坐樹深無語,紫燕銜泥阻未回。
即恐孝娥為早冢,不聞神女傍陽臺。火云西日垂垂暮,屋隙愁看返照來。
大梁城東雲出雷,捩風拖雨故徘徊。黃鸝坐樹深無語,紫燕銜泥阻未回。
即恐孝娥為早冢,不聞神女傍陽臺。火雲西日垂垂暮,屋隙愁看返照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