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李惺的詩 >
自上杭舊縣鄉至永安湖口司無在非山山密而促登頓甚勞途中書此遣懷
自上杭舊縣鄉至永安湖口司無在非山山密而促登頓甚勞途中書此遣懷
自上杭舊縣鄉至永安湖口司無在非山山密而促登頓甚勞途中書此遣懷。清代。李惺。 我聞七閩之險絕人寰,今見閩西之山長且彎。如樹有干干有枝,枝枝葉葉交回環。一山生出山無數,大抵無一直走皆橫攔。初逾一嶺謂山盡,未盡又見山當前。山腳稍稍得平處,過去竟為山所關。山頭隱隱現凹處,上去仍為山所瞞。或數十丈十余丈,迭上迭下勞躋攀。六日得程三百里,上下總在山之間。往時飛步凌孱顏,祇今老矣筋骨孱。賴有兩人能輿我,下輿姑讓渠息肩。攝杖徐行復小憩,松邊竹下時流連。但見山頭石磊磊,但聞山腳水潺潺。石原不要下山去,水更不曾流上山。水兮何智石何頑,石固長間水亦間。咄哉上上下下勞如此,我殆不如石與水。
[清代]:李惺
我聞七閩之險絕人寰,今見閩西之山長且彎。如樹有干干有枝,枝枝葉葉交回環。
一山生出山無數,大抵無一直走皆橫攔。初逾一嶺謂山盡,未盡又見山當前。
山腳稍稍得平處,過去竟為山所關。山頭隱隱現凹處,上去仍為山所瞞。
或數十丈十余丈,迭上迭下勞躋攀。六日得程三百里,上下總在山之間。
往時飛步凌孱顏,祇今老矣筋骨孱。賴有兩人能輿我,下輿姑讓渠息肩。
攝杖徐行復小憩,松邊竹下時流連。但見山頭石磊磊,但聞山腳水潺潺。
石原不要下山去,水更不曾流上山。水兮何智石何頑,石固長間水亦間。
咄哉上上下下勞如此,我殆不如石與水。
我聞七閩之險絕人寰,今見閩西之山長且彎。如樹有幹幹有枝,枝枝葉葉交回環。
一山生出山無數,大抵無一直走皆橫攔。初逾一嶺謂山盡,未盡又見山當前。
山腳稍稍得平處,過去竟為山所關。山頭隱隱現凹處,上去仍為山所瞞。
或數十丈十餘丈,疊上疊下勞躋攀。六日得程三百裡,上下總在山之間。
往時飛步淩孱顔,祇今老矣筋骨孱。賴有兩人能輿我,下輿姑讓渠息肩。
攝杖徐行複小憩,松邊竹下時流連。但見山頭石磊磊,但聞山腳水潺潺。
石原不要下山去,水更不曾流上山。水兮何智石何頑,石固長間水亦間。
咄哉上上下下勞如此,我殆不如石與水。
唐代·李惺的簡介
(1787—1864)清四川墊江人,字伯子,號西漚。嘉慶二十二年進士。授檢討,屢遷國子監司業、左春坊左贊善。道光十二年丁父喪歸,遂不再仕。主講眉、瀘、劍、潼諸州及錦江書院三十余年。工詩古文,清空高澹。有《西漚全集》。
...〔
? 李惺的詩(15篇) 〕
宋代:
釋普度
文彩全彰拄杖頭,吳山楚水興悠悠。
江聲一夜催行色,踏斷石橋方始休。
文彩全彰拄杖頭,吳山楚水興悠悠。
江聲一夜催行色,踏斷石橋方始休。
唐代:
韋應物
逍遙仙家子,日夕朝玉皇。興高清露沒,渴飲瓊華漿。
解組一來款,披衣拂天香。粲然顧我笑,綠簡發新章。
泠泠如玉音,馥馥若蘭芳。浩意坐盈此,月華殊未央。
逍遙仙家子,日夕朝玉皇。興高清露沒,渴飲瓊華漿。
解組一來款,披衣拂天香。粲然顧我笑,綠簡發新章。
泠泠如玉音,馥馥若蘭芳。浩意坐盈此,月華殊未央。
:
弘歷
密點還疏點,冰心復水心。被田同暢悅,助景好探尋。
入沼無痕化,推篷有冷侵。不知誰戴氏,仿佛泛山陰。
密點還疏點,冰心複水心。被田同暢悅,助景好探尋。
入沼無痕化,推篷有冷侵。不知誰戴氏,仿佛泛山陰。
明代:
尹臺
屢回山谷阻,時復得幽村。路轉松杉密,疃開芋秣繁。
人煙通絕嶺,草樹豁高原。莫問桃花水,前溪亦武源。
屢回山谷阻,時複得幽村。路轉松杉密,疃開芋秣繁。
人煙通絕嶺,草樹豁高原。莫問桃花水,前溪亦武源。
宋代:
陸游
木落霜清水鳥呼,扁舟夜泊古城隅。
吹殘畫角鐘初動,低盡寒空斗欲無。
木落霜清水鳥呼,扁舟夜泊古城隅。
吹殘畫角鐘初動,低盡寒空鬥欲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