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正德大豫舞歌二首 其一 正德舞歌
晉正德大豫舞歌二首 其一 正德舞歌。魏晉。張華。 曰皇上天,玄鑒惟光。神器周回,五德代章。祚命于晉,世有哲王。弘濟區夏,陶甄萬方。大明垂耀,旁燭無疆。蚩蚩庶類,風德永康。皇道惟清,禮樂斯經。金石在縣,萬舞在庭。象容表慶,協律被聲。軼武超滬,取節六英。同進退讓,化漸無形。大和宣洽,通于幽冥。
[魏晉]:張華
曰皇上天,玄鑒惟光。神器周回,五德代章。祚命于晉,世有哲王。
弘濟區夏,陶甄萬方。大明垂耀,旁燭無疆。蚩蚩庶類,風德永康。
皇道惟清,禮樂斯經。金石在縣,萬舞在庭。象容表慶,協律被聲。
軼武超滬,取節六英。同進退讓,化漸無形。大和宣洽,通于幽冥。
曰皇上天,玄鑒惟光。神器周回,五德代章。祚命于晉,世有哲王。
弘濟區夏,陶甄萬方。大明垂耀,旁燭無疆。蚩蚩庶類,風德永康。
皇道惟清,禮樂斯經。金石在縣,萬舞在庭。象容表慶,協律被聲。
軼武超滬,取節六英。同進退讓,化漸無形。大和宣洽,通于幽冥。
唐代·張華的簡介
張華(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陽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晉時期政治家、文學家、藏書家。西漢留侯張良的十六世孫,唐朝名相張九齡的十四世祖。張華工于詩賦,詞藻華麗。編纂有中國第一部博物學著作《博物志》。《隋書·經籍志》有《張華集》十卷,已佚,明人張溥輯有《張茂先集》。張華雅愛書籍,精通目錄學,曾與荀勖等人依照劉向《別錄》整理典籍。《宣和書譜》載有其草書《得書帖》及行書《聞時帖》。
...〔
? 張華的詩(54篇) 〕
宋代:
周孚
不盡揚雄一鴟酒,卻吟平子四愁詩。酒能作病終何益,詩解窮人亦漫為。
便死正應如土偶,縱貧那可恨毛錐。如今只有荊卿在,能記田光少壯時。
不盡揚雄一鴟酒,卻吟平子四愁詩。酒能作病終何益,詩解窮人亦漫為。
便死正應如土偶,縱貧那可恨毛錐。如今隻有荊卿在,能記田光少壯時。
明代:
黃廷用
詞藻才名動玉京,君王珍重使專城。桑麻春兩看頻愜,荊棘秋風夢亦驚。
簾外黃花增別酒,舟前白雁伴行旌。相思秪在西江月,獨立瑤臺聽頌聲。
詞藻才名動玉京,君王珍重使專城。桑麻春兩看頻愜,荊棘秋風夢亦驚。
簾外黃花增別酒,舟前白雁伴行旌。相思秪在西江月,獨立瑤臺聽頌聲。
明代:
張以寧
今代高人張師夔,繭紙畫出紫陽詩。青山娟娟洗宿霧,綠樹粲粲含朝曦。
孤篷高卷在沙腳,一叟獨坐閒支頤。返思前夜風雨惡,滿蓑白雨飛淋漓。
今代高人張師夔,繭紙畫出紫陽詩。青山娟娟洗宿霧,綠樹粲粲含朝曦。
孤篷高卷在沙腳,一叟獨坐閒支頤。返思前夜風雨惡,滿蓑白雨飛淋漓。
宋代:
劉克莊
阮遙集平生幾屐,晏平仲半世一裘。
禿翁受用能多少,槲葉為衣荷蓋頭。
阮遙集平生幾屐,晏平仲半世一裘。
禿翁受用能多少,槲葉為衣荷蓋頭。
:
區越
暮叩禪門僧落落,早行江北路漫漫。草根已茁靈坤暖,霜雪猶鋪曠野寒。
年事又隨忙里過,此心那得靜中安。龍溪一曲春堪老,南望歸心已萬端。
暮叩禪門僧落落,早行江北路漫漫。草根已茁靈坤暖,霜雪猶鋪曠野寒。
年事又隨忙裡過,此心那得靜中安。龍溪一曲春堪老,南望歸心已萬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