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篇
神仙篇。南北朝。張正見。 瀛洲分渤澥。閬苑隔虹霓。欲識三山路。須尋千仞溪。石梁云外立。蓬丘霧里迷。年深毀丹灶。學久棄青泥。葛水留還杖。天衢鳴去雞。六龍驤首起云閣。萬里一別何寥廓。玄都府內駕青牛。紫蓋山中乘白鶴。潯陽杏花終難朽。武陵桃花未曾落。已見玉女笑投壺。復睹仙童欣六博。同甘玉文棗。俱飲流霞藥。鸞歌鳳舞集天臺。金闕銀宮相向開。西王已令青鳥去。東海還馭赤虬來。魏武還車逢漢女。荊王因夢識陽臺。鳳蓋隨云聊蔽日。霓裳雜雨復乘雷。神岳吹笙遙謝手。當知福地有神才。
[南北朝]:張正見
瀛洲分渤澥。閬苑隔虹霓。欲識三山路。須尋千仞溪。
石梁云外立。蓬丘霧里迷。年深毀丹灶。學久棄青泥。
葛水留還杖。天衢鳴去雞。六龍驤首起云閣。萬里一別何寥廓。
玄都府內駕青牛。紫蓋山中乘白鶴。潯陽杏花終難朽。武陵桃花未曾落。
已見玉女笑投壺。復睹仙童欣六博。同甘玉文棗。俱飲流霞藥。
鸞歌鳳舞集天臺。金闕銀宮相向開。西王已令青鳥去。東海還馭赤虬來。
魏武還車逢漢女。荊王因夢識陽臺。鳳蓋隨云聊蔽日。霓裳雜雨復乘雷。
神岳吹笙遙謝手。當知福地有神才。
瀛洲分渤澥。閬苑隔虹霓。欲識三山路。須尋千仞溪。
石梁雲外立。蓬丘霧裡迷。年深毀丹竈。學久棄青泥。
葛水留還杖。天衢鳴去雞。六龍驤首起雲閣。萬裡一別何寥廓。
玄都府內駕青牛。紫蓋山中乘白鶴。潯陽杏花終難朽。武陵桃花未曾落。
已見玉女笑投壺。複睹仙童欣六博。同甘玉文棗。俱飲流霞藥。
鸞歌鳳舞集天臺。金闕銀宮相向開。西王已令青鳥去。東海還馭赤虬來。
魏武還車逢漢女。荊王因夢識陽臺。鳳蓋隨雲聊蔽日。霓裳雜雨複乘雷。
神嶽吹笙遙謝手。當知福地有神才。
唐代·張正見的簡介
南朝陳清河東武城人,字見賾。好學有清才。梁武帝太清初,射策高第,除邵陵王國左常侍。元帝立,遷彭澤令。入陳,累遷通直散騎侍郎。宣帝太建中卒,年四十九。善五言詩。明人輯有《張散騎集》。
...〔
? 張正見的詩(93篇) 〕
明代:
王鏊
洞庭自是君家果,霜落晴洲色漸深。收子未儲千顆玉,封侯寧抵萬株金。
不移淮北生生意,相饋燕南歲歲心。莫怪野人芹自美,江陵千樹不同林。
洞庭自是君家果,霜落晴洲色漸深。收子未儲千顆玉,封侯甯抵萬株金。
不移淮北生生意,相饋燕南歲歲心。莫怪野人芹自美,江陵千樹不同林。
:
郭諫臣
不到名園久,春殘花事稀。林香還入坐,草色欲沾衣。
喬木干青漢,層臺落翠微。平生耽勝賞,日暮竟忘歸。
不到名園久,春殘花事稀。林香還入坐,草色欲沾衣。
喬木幹青漢,層臺落翠微。平生耽勝賞,日暮竟忘歸。
宋代:
吳潛
勛業竟何許,日日倚危樓。天風吹動襟袖,身世一輕鷗。山際云收云合,沙際舟來舟去,野意已先秋。很石癡頑甚,不省古今愁。郗兵強,韓艦整,說徐州。但憐吾衰久矣,此事恐悠悠。欲破諸公磊塊,且倩一杯澆酹,休要問更籌。星斗闌干角,手摘莫驚不。
勳業竟何許,日日倚危樓。天風吹動襟袖,身世一輕鷗。山際雲收雲合,沙際舟來舟去,野意已先秋。很石癡頑甚,不省古今愁。郗兵強,韓艦整,說徐州。但憐吾衰久矣,此事恐悠悠。欲破諸公磊塊,且倩一杯澆酹,休要問更籌。星鬥闌幹角,手摘莫驚不。
宋代:
耶律鑄
淩波延佇澹相留,應托微波怨未休。閒偃露盤如欲語,驟傾風蓋卻回頭。
歌珠串脫橫塘雨,醉玉香凝罨畫樓。好在水仙繁會處,爛張云錦待仙舟。
淩波延佇澹相留,應托微波怨未休。閒偃露盤如欲語,驟傾風蓋卻回頭。
歌珠串脫橫塘雨,醉玉香凝罨畫樓。好在水仙繁會處,爛張雲錦待仙舟。
唐代:
馬戴
遠歸從此別,親愛失天涯。去國頻回首,方秋不在家。
鳴蛩聞塞路,冷雁背龍沙。西次桑干曲,洲中見荻花。
遠歸從此別,親愛失天涯。去國頻回首,方秋不在家。
鳴蛩聞塞路,冷雁背龍沙。西次桑幹曲,洲中見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