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人詠韓舍人新律詩因有戲贈
見人詠韓舍人新律詩因有戲贈。唐代。元稹。 喜聞韓古調,兼愛近詩篇。玉磬聲聲徹,金鈴個個圓。高疏明月下,細膩早春前。花態繁于綺,閨情軟似綿。輕新便妓唱,凝妙入僧禪。欲得人人伏,能教面面全。延之苦拘檢,摩詰好因緣。七字排居敬,千詞敵樂天。殷勤閑太祝,好去老通川。莫漫裁章句,須饒紫禁仙。
[唐代]:元稹
喜聞韓古調,兼愛近詩篇。玉磬聲聲徹,金鈴個個圓。
高疏明月下,細膩早春前?;☉B繁于綺,閨情軟似綿。
輕新便妓唱,凝妙入僧禪。欲得人人伏,能教面面全。
延之苦拘檢,摩詰好因緣。七字排居敬,千詞敵樂天。
殷勤閑太祝,好去老通川。莫漫裁章句,須饒紫禁仙。
喜聞韓古調,兼愛近詩篇。玉磬聲聲徹,金鈴個個圓。
高疏明月下,細膩早春前。花態繁于綺,閨情軟似綿。
輕新便妓唱,凝妙入僧禪。欲得人人伏,能教面面全。
延之苦拘檢,摩詰好因緣。七字排居敬,千詞敵樂天。
殷勤閑太祝,好去老通川。莫漫裁章句,須饒紫禁仙。
唐代·元稹的簡介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
? 元稹的詩(562篇) 〕
清代:
李燧
匹練橫空日氣清,菰蒲葉戰風蕭蕭。一聲雷送太湖雨,七十二峰云擁潮。
匹練橫空日氣清,菰蒲葉戰風蕭蕭。一聲雷送太湖雨,七十二峰雲擁潮。
清代:
朱方藹
言訪神仙宅,攀藤石磴閑。泉聲春雨澗,人影夕陽山。
丹灶久岑寂,白云空往還。勞勞塵土夢,愧我幾時閑。
言訪神仙宅,攀藤石磴閑。泉聲春雨澗,人影夕陽山。
丹竈久岑寂,白雲空往還。勞勞塵土夢,愧我幾時閑。
宋代:
丘處機
海曲山河洞府低,蓬壺閬苑海東西。仙人玉女時游集,不許桃源過客迷。
海曲山河洞府低,蓬壺閬苑海東西。仙人玉女時遊集,不許桃源過客迷。
明代:
李夢陽
大梁城東云出雷,捩風拖雨故徘徊。黃鸝坐樹深無語,紫燕銜泥阻未回。
即恐孝娥為早冢,不聞神女傍陽臺。火云西日垂垂暮,屋隙愁看返照來。
大梁城東雲出雷,捩風拖雨故徘徊。黃鸝坐樹深無語,紫燕銜泥阻未回。
即恐孝娥為早冢,不聞神女傍陽臺。火雲西日垂垂暮,屋隙愁看返照來。
明代:
王世貞
祖道春明三載強,宛如蘇李賦河梁。君應食酒談廷尉,我但登臨憶侍郎。
一棹不妨衣帶水,九秋誰拂蒯緱霜。祗園處處堪題石,莫遣青山負舉觴。
祖道春明三載強,宛如蘇李賦河梁。君應食酒談廷尉,我但登臨憶侍郎。
一棹不妨衣帶水,九秋誰拂蒯緱霜。祗園處處堪題石,莫遣青山負舉觴。
清代:
范咸
連臂相看笑踏歌,陳詞道是感恩多。劇憐不似弓鞋影,一曲春風奈若何。
連臂相看笑踏歌,陳詞道是感恩多。劇憐不似弓鞋影,一曲春風奈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