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晉祠同聲會集得疏字韻
春日晉祠同聲會集得疏字韻。唐代。李益。 風壤瞻唐本,山祠閱晉馀。水亭開帟幕,巖榭引簪裾。地綠苔猶少,林黃柳尚疏。菱苕生皎鏡,金碧照澄虛。翰苑聲何舊,賓筵醉止初。中州有遼雁,好為系邊書。
[唐代]:李益
風壤瞻唐本,山祠閱晉馀。水亭開帟幕,巖榭引簪裾。
地綠苔猶少,林黃柳尚疏。菱苕生皎鏡,金碧照澄虛。
翰苑聲何舊,賓筵醉止初。中州有遼雁,好為系邊書。
風壤瞻唐本,山祠閱晉馀。水亭開帟幕,巖榭引簪裾。
地綠苔猶少,林黃柳尚疏。菱苕生皎鏡,金碧照澄虛。
翰苑聲何舊,賓筵醉止初。中州有遼雁,好為系邊書。
唐代·李益的簡介
李益(約750—約830), 唐代詩人,字君虞,祖籍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市涼州區),后遷河南鄭州。大歷四年(769)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棄官在燕趙一帶漫游。以邊塞詩作名世,擅長絕句,尤其工于七絕。
...〔
? 李益的詩(183篇) 〕
:
朱帆
汨水騷人骨,還鄉瘞秭歸。巫山鄰楚女,香澗近明妃。
莫道文章顯,須知愿向非。可憐詩共酒,長與世相違。
汨水騷人骨,還鄉瘞秭歸。巫山鄰楚女,香澗近明妃。
莫道文章顯,須知願向非。可憐詩共酒,長與世相違。
明代:
楊慎
楊林今日是昭關,白首拘留未得還。漁父浣紗渾不見,斷腸今古淚潺湲。
楊林今日是昭關,白首拘留未得還。漁父浣紗渾不見,斷腸今古淚潺湲。
清代:
焦循
重陽風雨遍揚州,買得秋花又一秋。說是傲霜吾不信,朝來籬下總垂頭。
重陽風雨遍揚州,買得秋花又一秋。說是傲霜吾不信,朝來籬下總垂頭。
宋代:
魏了翁
祖宗德澤被生民,列服山川各效神。
幾見高岡鳴鳳集,又盾層浪化魚新。
祖宗德澤被生民,列服山川各效神。
幾見高岡鳴鳳集,又盾層浪化魚新。
清代:
金居敬
人靜黃昏后,扁舟泊石牛。亂蟲喧入夜,孤月自明秋。
酒送鄉心遠,詩分客路憂。姮娥流素影,伴我住灘頭。
人靜黃昏後,扁舟泊石牛。亂蟲喧入夜,孤月自明秋。
酒送鄉心遠,詩分客路憂。姮娥流素影,伴我住灘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