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今夕知何夕
水調歌頭·今夕知何夕。宋代。趙長卿。 今夕知何夕,秋色正平分。嫦娥此際,底事越樣好精神。已是天高氣肅,那更清風灑灑,萬里沒纖云。把酒臨風飲,酒面起紅鱗。歌一曲,舞一曲,捧金樽。從他妄想,老兔憔悴正紛紛。我為桂花醉,明日扶頭不起,顛倒白綸巾。天若知人意,夜雨莫傾盆。
[宋代]:趙長卿
今夕知何夕,秋色正平分。嫦娥此際,底事越樣好精神。已是天高氣肅,那更清風灑灑,萬里沒纖云。把酒臨風飲,酒面起紅鱗。歌一曲,舞一曲,捧金樽。從他妄想,老兔憔悴正紛紛。我為桂花醉,明日扶頭不起,顛倒白綸巾。天若知人意,夜雨莫傾盆。
今夕知何夕,秋色正平分。嫦娥此際,底事越樣好精神。已是天高氣肅,那更清風灑灑,萬裡沒纖雲。把酒臨風飲,酒面起紅鱗。歌一曲,舞一曲,捧金樽。從他妄想,老兔憔悴正紛紛。我為桂花醉,明日扶頭不起,顛倒白綸巾。天若知人意,夜雨莫傾盆。
唐代·趙長卿的簡介
趙長卿號仙源居士。江西南豐人。宋代著名詞人。 宋宗室,居南豐。生平事跡不詳,曾赴漕試,約宋寧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從作品中可知他少時孤潔,厭惡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辭帝京,縱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隱居,過著清貧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鄉鄰,常作詞呈鄉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庫提要》云:“長卿恬于仕進,觴詠自娛,隨意成吟,多得淡遠蕭疏之致。”
...〔
? 趙長卿的詩(370篇) 〕
明代:
張天賦
何處丹青妙入神,筆端拗出桃源春。黃云碧嶂閒春色,應有知機人避秦。
何處丹青妙入神,筆端拗出桃源春。黃雲碧嶂閒春色,應有知機人避秦。
:
釋妙聲
吳越山川一水分,總戎今屬李將軍。旌旗影動黿鼉窟,鼓角聲連虎豹群。
徼外遐荒來送款,幕中賓客總能文。想君禹穴題詩處,長向姑蘇望白云。
吳越山川一水分,總戎今屬李將軍。旌旗影動黿鼉窟,鼓角聲連虎豹群。
徼外遐荒來送款,幕中賓客總能文。想君禹穴題詩處,長向姑蘇望白雲。
明代:
袁華
昔陪張外史,躡云上崔嵬。前登風篁嶺,酌泉蒼蘚堆。
后度麥岡重,荒墳際蒿萊。陵谷嗟變遷,覽茲良悲哉。
昔陪張外史,躡雲上崔嵬。前登風篁嶺,酌泉蒼蘚堆。
後度麥岡重,荒墳際蒿萊。陵谷嗟變遷,覽茲良悲哉。
:
李宣龔
事業欲安說,溪邊柳成圍。當時叩門人,百過亦已衰。
此園在城東,地偏故自奇。世俗便貴耳,濁醪爭載窺。
事業欲安說,溪邊柳成圍。當時叩門人,百過亦已衰。
此園在城東,地偏故自奇。世俗便貴耳,濁醪爭載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