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龍山
蟠龍山。宋代。李時亮。 獨臥粵南天盡頭,吞吐清氣壓林丘。風云上下三千丈,霧雨西南十六州。古澗有泉穿石冷,陰崖無暑滿山秋。我來結構山亭下,時復憑欄看未休。
[宋代]:李時亮
獨臥粵南天盡頭,吞吐清氣壓林丘。風云上下三千丈,霧雨西南十六州。
古澗有泉穿石冷,陰崖無暑滿山秋。我來結構山亭下,時復憑欄看未休。
獨臥粵南天盡頭,吞吐清氣壓林丘。風雲上下三千丈,霧雨西南十六州。
古澗有泉穿石冷,陰崖無暑滿山秋。我來結構山亭下,時複憑欄看未休。
唐代·李時亮的簡介
郁林州博白人,字端夫。仁宗嘉祐間進士。神宗熙寧九年,以植州錄事參軍改武職,為供備庫使,移知廉州,有政聲。嘗獻平邊十策,又疏論時政得失。累遷檢校散騎常侍,兼御史大夫。善屬文,工詩。與陶弼賡和,有《李陶集》。
...〔
? 李時亮的詩(4篇) 〕
兩漢:
佚名
梅蕊破初寒,春來何太早。輕傅粉、向人先笑。比并年時較些少。愁底事,十分清瘦了。影靜野塘空,香寒霜月曉。風韻減、酒醒花老。可殺多情要人道。疏竹外、一枝斜更好。
梅蕊破初寒,春來何太早。輕傅粉、向人先笑。比并年時較些少。愁底事,十分清瘦了。影靜野塘空,香寒霜月曉。風韻減、酒醒花老。可殺多情要人道。疏竹外、一枝斜更好。
元代:
曹伯啟
講明圣學遠方來,仁宅居安義路開。多少紅塵名利窟,歲時相遇只銜杯。
講明聖學遠方來,仁宅居安義路開。多少紅塵名利窟,歲時相遇隻銜杯。
明代:
吳璉
兒孫生計薄,辟地種杉松。伐樹深勞念,誅茅亦費工。
清清怡望眼,小小寄吟蹤。直待成梁棟,時方記老翁。
兒孫生計薄,辟地種杉松。伐樹深勞念,誅茅亦費工。
清清怡望眼,小小寄吟蹤。直待成梁棟,時方記老翁。
宋代:
朱熹
窮居值秋晦,抱疾獨齋居。行稀草生徑,一雨復旬馀。
交親各所營,曠若音塵疏。始悟端居樂,復理北窗書。
窮居值秋晦,抱疾獨齋居。行稀草生徑,一雨複旬馀。
交親各所營,曠若音塵疏。始悟端居樂,複理北窗書。
宋代:
劉攽
鄙夫平居常嘆息,薊門幽都皆絕域。安得猛士守北方,力排敵人復禹績。
田生手攜朔漠圖,丹書萬里之強胡。掛圖高堂素壁上,壯或陰山來坐隅。
鄙夫平居常歎息,薊門幽都皆絕域。安得猛士守北方,力排敵人複禹績。
田生手攜朔漠圖,丹書萬裡之強胡。掛圖高堂素壁上,壯或陰山來坐隅。
清代:
屈大均
驚人惟間道,老我是孤城。深入應無敵,遲行自受兵。
師徒隨雨散,壁壘與云平。飲盡將軍血,蒼茫哭一聲。
驚人惟間道,老我是孤城。深入應無敵,遲行自受兵。
師徒隨雨散,壁壘與雲平。飲盡將軍血,蒼茫哭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