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
踏歌。唐代。藍采和。 踏歌踏歌藍采和,世界能幾何。紅顏三春樹,流年一擲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紛紛來更多。朝騎鸞鳳到碧落,暮見桑田生白波。長景明暉在空際,金銀宮闕高嵯峨。
[唐代]:藍采和
踏歌踏歌藍采和,世界能幾何。紅顏三春樹,
流年一擲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紛紛來更多。
朝騎鸞鳳到碧落,暮見桑田生白波。長景明暉在空際,
金銀宮闕高嵯峨。
踏歌踏歌藍采和,世界能幾何。紅顔三春樹,
流年一擲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紛紛來更多。
朝騎鸞鳳到碧落,暮見桑田生白波。長景明暉在空際,
金銀宮闕高嵯峨。
唐代·藍采和的簡介
藍采和是漢族民間及道教傳說中的八仙之一,唐朝人,今重慶江津白沙鎮永興大圓洞得道成仙。陸游在《南唐書》中說他是唐末逸士。元代雜劇《藍采和》說他姓許名堅。藍采和是他的樂名。他常穿破藍衫,一腳穿靴,一腳跣露,手持大拍板,行乞鬧市,乘醉而歌,周游天下。后在酒樓,聞空中有笙簫之音,忽然升空而去,相傳于北宋時期聚仙會時應鐵拐李之邀在石筍山列入八仙。
...〔
? 藍采和的詩(1篇) 〕
明代:
徐熥
執手向城隅,送君歸鯉湖。風濤危渡峽,雨雪倦登途。
遣日攜書卷,消寒問酒壚。不須嗟伏櫪,千里待名駒。
執手向城隅,送君歸鯉湖。風濤危渡峽,雨雪倦登途。
遣日攜書卷,消寒問酒壚。不須嗟伏櫪,千裡待名駒。
唐代:
張仲素
王子千年后,笙音五夜聞。逶迤繞清洛,斷續下仙云。
泄泄飄難定,啾啾曲未分。松風助幽律,波月動輕文。
鳳管聽何遠,鸞聲若在群。暗空思羽蓋,馀氣自氛氳。
王子千年後,笙音五夜聞。逶迤繞清洛,斷續下仙雲。
洩洩飄難定,啾啾曲未分。松風助幽律,波月動輕文。
鳳管聽何遠,鸞聲若在群。暗空思羽蓋,馀氣自氛氳。
兩漢:
佚名
惟天有命,眷求上哲。赫矣圣武,撫運桓擾。功并敷土,道均汝墳。
止戈曰武,經緯稱文。鳥龍失紀,云火代名。受終改物,作我宋京。
惟天有命,眷求上哲。赫矣聖武,撫運桓擾。功并敷土,道均汝墳。
止戈曰武,經緯稱文。鳥龍失紀,雲火代名。受終改物,作我宋京。
:
問云
東風錦幕,彩仗輪輝,報新翻傳帖。披紅石獸,長蔭里、頓染唐花香馥。
熏弦撥斷,做愁聽、誰哀空劫。待掃塵、深巷迷煙,冷落余霞霜發。
東風錦幕,彩仗輪輝,報新翻傳帖。披紅石獸,長蔭裡、頓染唐花香馥。
熏弦撥斷,做愁聽、誰哀空劫。待掃塵、深巷迷煙,冷落餘霞霜發。
:
劉崧
莫嘆飄零萬里身,尊前相見即相親。黃花翠竹來江外,紫蟹銀魚出海濱。
雁度石門云氣近,烏啼金井露花新。不辭令節成歡醉,總是登高能賦人。
莫歎飄零萬裡身,尊前相見即相親。黃花翠竹來江外,紫蟹銀魚出海濱。
雁度石門雲氣近,烏啼金井露花新。不辭令節成歡醉,總是登高能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