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山道院
酈山道院。清代。張宗泰。 酈山山下路,仙居幽可尋。萬木環古觀,秋老猶陰森。我來日已昃,鈴鐸閟清音。天寒樹陰薄,時見下饑禽。道人三五輩,癡坐兀似瘖。摳衣登層閣,延眺滌煩襟。山風悠然至,詩對遙峰吟。
[清代]:張宗泰
酈山山下路,仙居幽可尋。萬木環古觀,秋老猶陰森。
我來日已昃,鈴鐸閟清音。天寒樹陰薄,時見下饑禽。
道人三五輩,癡坐兀似瘖。摳衣登層閣,延眺滌煩襟。
山風悠然至,詩對遙峰吟。
酈山山下路,仙居幽可尋。萬木環古觀,秋老猶陰森。
我來日已昃,鈴鐸閟清音。天寒樹陰薄,時見下饑禽。
道人三五輩,癡坐兀似瘖。摳衣登層閣,延眺滌煩襟。
山風悠然至,詩對遙峰吟。
唐代·張宗泰的簡介
(1750—1832)江蘇甘泉人,字登封,號筠巖。乾隆五十四年拔貢生。歷任天長、合肥教諭。公余從事著述。在天長修縣志,另有《質疑刪存》(原名《質疑偶存》)等。
...〔
? 張宗泰的詩(3篇) 〕
明代:
張天賦
萬丈龍門未易過,感君指引渡風波。海頭多少傍人眼,不濟于今將若何。
萬丈龍門未易過,感君指引渡風波。海頭多少傍人眼,不濟于今將若何。
宋代:
方一夔
露白初濡木,星虛漸集房。蛾飛爭墮水,魚退急投梁。
搗練堤防冷,收禾準備荒。只愁棗紅地,萬馬逐殘羌。
露白初濡木,星虛漸集房。蛾飛爭墮水,魚退急投梁。
搗練堤防冷,收禾準備荒。隻愁棗紅地,萬馬逐殘羌。
宋代:
邵雍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會計時。進退云山為主判,陶镕水竹是兼司。
鶯花舊管三千首,風月初收二百題。歲暮又須行考課,堯夫非是愛吟詩。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會計時。進退雲山為主判,陶镕水竹是兼司。
鶯花舊管三千首,風月初收二百題。歲暮又須行考課,堯夫非是愛吟詩。
元代:
廖大圭
茅屋陰陰水北村,滿床書卷一桐孫。雨聲長在黃梅樹,四月來時不出門。
茅屋陰陰水北村,滿床書卷一桐孫。雨聲長在黃梅樹,四月來時不出門。
:
沈鍊
軒黃方好道,我本列仙才。每過蓬萊島,曾上凌云臺。
非無遠游意,自多塵世哀。眷風回玉管,夜月隱金罍。
軒黃方好道,我本列仙才。每過蓬萊島,曾上淩雲臺。
非無遠遊意,自多塵世哀。眷風回玉管,夜月隱金罍。
明代:
楊循吉
軟玉肌膚膩粉姿,啼痕彷佛露香垂。一枝低臥苔煙上,似向花房壓被時。
軟玉肌膚膩粉姿,啼痕彷佛露香垂。一枝低臥苔煙上,似向花房壓被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