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居寄王相公三首
秋居寄王相公三首。唐代。貫休。 禪林蟬□落,地燥可生苔。好句慵收拾,清風作么來。餅唯餐喜悅,社已得宗雷。還似山中日,柴門更不開。松聲高似瀑,藥熟色如花。誰道全無病,時猶不在家。山童舂菽粉,園叟送銀瓜。誰訪孫弘閣,談玄到日斜。氣與非常合,常人爭得知。直須窮到底,始是出家兒。閣雀銜紅粟,鄰僧背古碑。只應王與謝,時有沃州期。
[唐代]:貫休
禪林蟬□落,地燥可生苔。好句慵收拾,清風作么來。
餅唯餐喜悅,社已得宗雷。還似山中日,柴門更不開。
松聲高似瀑,藥熟色如花。誰道全無病,時猶不在家。
山童舂菽粉,園叟送銀瓜。誰訪孫弘閣,談玄到日斜。
氣與非常合,常人爭得知。直須窮到底,始是出家兒。
閣雀銜紅粟,鄰僧背古碑。只應王與謝,時有沃州期。
禪林蟬□落,地燥可生苔。好句慵收拾,清風作麼來。
餅唯餐喜悅,社已得宗雷。還似山中日,柴門更不開。
松聲高似瀑,藥熟色如花。誰道全無病,時猶不在家。
山童舂菽粉,園叟送銀瓜。誰訪孫弘閣,談玄到日斜。
氣與非常合,常人爭得知。直須窮到底,始是出家兒。
閣雀銜紅粟,鄰僧背古碑。隻應王與謝,時有沃州期。
唐代·貫休的簡介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
? 貫休的詩(477篇) 〕
宋代:
陸游
惝恍不成寐,攬衣寒夜中。青熒煨芋火,鞺鞳鼓簾風。
巷犬聲如豹,山童首似蓬。悠然束書坐,徐待日生東。
惝恍不成寐,攬衣寒夜中。青熒煨芋火,鞺鞳鼓簾風。
巷犬聲如豹,山童首似蓬。悠然束書坐,徐待日生東。
宋代:
王十朋
路入剡山腰,風生玉川腋。孤亭物外高,雙溪眼中碧。
山僧作亭知幾春,賞音端怕逢詩人。自從妙語發丘壑,遂使絕境多蹄輪。
路入剡山腰,風生玉川腋。孤亭物外高,雙溪眼中碧。
山僧作亭知幾春,賞音端怕逢詩人。自從妙語發丘壑,遂使絕境多蹄輪。
南北朝:
鄒浩
蕪城兆霜雪,潁川凋芰荷。昔別情已矣,今別情奈何。
英英二三子,行亦車懸■。后日知誰同,蟬聲猶暮多。
蕪城兆霜雪,潁川凋芰荷。昔別情已矣,今別情奈何。
英英二三子,行亦車懸■。後日知誰同,蟬聲猶暮多。
宋代:
朱熹
凌兢度三峽,窈窕復一原。絕壁擁蒼翠,奔流逝潺湲。
聞昔避世人,寄此茅三間。壯節未云遠,高風杳難攀。
淩兢度三峽,窈窕複一原。絕壁擁蒼翠,奔流逝潺湲。
聞昔避世人,寄此茅三間。壯節未雲遠,高風杳難攀。
:
弘歷
心愛云棲未恝忘,為圖佳概命宗蒼。江邊宛識山村路,竹下曾吟水月房。
泉箔巖扉相掩映,笠檐笏地足徜徉。香光妙跡留題在,長共煙霞護法王。
心愛雲棲未恝忘,為圖佳概命宗蒼。江邊宛識山村路,竹下曾吟水月房。
泉箔巖扉相掩映,笠檐笏地足徜徉。香光妙跡留題在,長共煙霞護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