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與大理丞袁公太府丞田公偶詣一所林沼尤勝…以詠其事
嘗與大理丞袁公太府丞田公偶詣一所林沼尤勝…以詠其事。唐代。張九齡。 方駕與吾友,同懷不異尋。偶逢池竹處,便會江湖心。夏近林方密,春馀水更深。清華兩輝映,閑步亦窺臨。蘋藻復佳色,鳧鹥亦好音。韶芳媚洲渚,蕙氣襲衣襟。蕭散皆為樂,裴回從所欽。謂予成夙志,歲晚共抽簪。
[唐代]:張九齡
方駕與吾友,同懷不異尋。偶逢池竹處,便會江湖心。
夏近林方密,春馀水更深。清華兩輝映,閑步亦窺臨。
蘋藻復佳色,鳧鹥亦好音。韶芳媚洲渚,蕙氣襲衣襟。
蕭散皆為樂,裴回從所欽。謂予成夙志,歲晚共抽簪。
方駕與吾友,同懷不異尋。偶逢池竹處,便會江湖心。
夏近林方密,春馀水更深。清華兩輝映,閑步亦窺臨。
蘋藻複佳色,鳧鹥亦好音。韶芳媚洲渚,蕙氣襲衣襟。
蕭散皆為樂,裴回從所欽。謂予成夙志,歲晚共抽簪。
唐代·張九齡的簡介
張九齡(678-740) : 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漢族,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長安年間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罷相,為荊州長史。詩風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斗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托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譽為“嶺南第一人”。
...〔
? 張九齡的詩(205篇) 〕
明代:
李夢陽
天下軍儲盡海頭,材官郡國遍防秋。若道成功無造偽,豈應屠賈坐封侯。
天下軍儲盡海頭,材官郡國遍防秋。若道成功無造僞,豈應屠賈坐封侯。
近代:
邵祖平
乾軸流膏,陽和熾炭,玉池終日常盈。蒸燠爞爞蘊隆,紅霧吹冥。
掛冠解帶欣浮拍,融熱浪,肌緩骸輕。洗連朝馬殆車煩,毛發俱清。
乾軸流膏,陽和熾炭,玉池終日常盈。蒸燠爞爞蘊隆,紅霧吹冥。
掛冠解帶欣浮拍,融熱浪,肌緩骸輕。洗連朝馬殆車煩,毛發俱清。
宋代:
釋了演
時當亞歲,節屆書云。
不萌枝上喚春歸,無影樹頭增秀色。
時當亞歲,節屆書雲。
不萌枝上喚春歸,無影樹頭增秀色。
明代:
李東陽
朝廷養公公養兒,兒為心腹股肱誰?當時意氣各相許,兒
不負公公負主。
朝廷養公公養兒,兒為心腹股肱誰?當時意氣各相許,兒
不負公公負主。
:
方文雄
酒醉詩成后,山鐘迫晚歸。嵐煙千嶂隱,燈火萬家微。
放足隨高下,忘機任坦巍。明朝如有意,相約莫相遺。
酒醉詩成後,山鐘迫晚歸。嵐煙千嶂隱,燈火萬家微。
放足隨高下,忘機任坦巍。明朝如有意,相約莫相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