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屬縣道中作
巡屬縣道中作。唐代。張九齡。 春令夙所奉,駕言遵此行。途中卻郡掾,林下招村氓。至邑無紛劇,來人但歡迎。豈伊念邦政,爾實在時清。短才濫符竹,弱歲起柴荊。再入江村道,永懷山藪情。矧逢陽節獻,默聽時禽鳴。跡與素心別,感從幽思盈。流芳日不待,夙志蹇無成。知命且何欲,所圖唯退耕。華簪極身泰,衰鬢慚木榮。茍得不可遂,吾其謝世嬰。
[唐代]:張九齡
春令夙所奉,駕言遵此行。途中卻郡掾,林下招村氓。
至邑無紛劇,來人但歡迎。豈伊念邦政,爾實在時清。
短才濫符竹,弱歲起柴荊。再入江村道,永懷山藪情。
矧逢陽節獻,默聽時禽鳴。跡與素心別,感從幽思盈。
流芳日不待,夙志蹇無成。知命且何欲,所圖唯退耕。
華簪極身泰,衰鬢慚木榮。茍得不可遂,吾其謝世嬰。
春令夙所奉,駕言遵此行。途中卻郡掾,林下招村氓。
至邑無紛劇,來人但歡迎。豈伊念邦政,爾實在時清。
短才濫符竹,弱歲起柴荊。再入江村道,永懷山藪情。
矧逢陽節獻,默聽時禽鳴。跡與素心別,感從幽思盈。
流芳日不待,夙志蹇無成。知命且何欲,所圖唯退耕。
華簪極身泰,衰鬢慚木榮。茍得不可遂,吾其謝世嬰。
唐代·張九齡的簡介
張九齡(678-740) : 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漢族,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長安年間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罷相,為荊州長史。詩風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斗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托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譽為“嶺南第一人”。
...〔
? 張九齡的詩(205篇) 〕
:
錢之江
一方丘壑力能專,短杖芒鞋適所便。偶遇畸人足清話,再臨明鏡各華顛。
忘筌坐悅鳣鮪發,抉目待看陵谷遷。翻笑平生骨相俗,不堪顧影病梅前。
一方丘壑力能專,短杖芒鞋適所便。偶遇畸人足清話,再臨明鏡各華顛。
忘筌坐悅鳣鮪發,抉目待看陵谷遷。翻笑平生骨相俗,不堪顧影病梅前。
唐代:
劉長卿
燃燈傳七祖,杖錫為諸侯。來去云無意,東西水自流。
青山春滿目,白日夜隨舟。知到梁園下,蒼生賴此游。
燃燈傳七祖,杖錫為諸侯。來去雲無意,東西水自流。
青山春滿目,白日夜隨舟。知到梁園下,蒼生賴此遊。
:
范景文
共挹高秋色,茗杯遠意存。囊云來古澗,繪雪艷耑門。
花影當風亂,歌絲入夜繁。禪參清醉里,聽曲莫銷魂。
共挹高秋色,茗杯遠意存。囊雲來古澗,繪雪豔耑門。
花影當風亂,歌絲入夜繁。禪參清醉裡,聽曲莫銷魂。
明代:
李東陽
朝廷養公公養兒,兒為心腹股肱誰?當時意氣各相許,兒
不負公公負主。
朝廷養公公養兒,兒為心腹股肱誰?當時意氣各相許,兒
不負公公負主。
兩漢:
劉雄
清秋好景正宜行,我向西湖君向京。莫問長安柴米價,如今最賤是書生。
清秋好景正宜行,我向西湖君向京。莫問長安柴米價,如今最賤是書生。
元代:
趙孟頫
汪汪千頃陂,不為人濁清。道周言行表,蕩然無得名。
誰言牛醫兒,乃是人中英。當時無間言,后世流德聲。
汪汪千頃陂,不為人濁清。道周言行表,蕩然無得名。
誰言牛醫兒,乃是人中英。當時無間言,後世流德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