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常閣老晚秋集賢院即事,寄贈徐、薛二侍郎
奉和常閣老晚秋集賢院即事,寄贈徐、薛二侍郎。唐代。包佶。 秘殿掖垣西,書樓苑樹齊。秋煙凝縹帙,曉色上璇題。門接承明近,池連太液低。疏鐘文馬駐,繁葉彩禽棲。職美綸將綍,榮深組及珪。九霄偏眷顧,三事早提攜。對案臨青玉,窺書捧紫泥。始歡新遇重,還惜舊游暌。左宦登吳岫,分家渡越溪。賦中頻嘆鵩,卜處幾聽雞。望闕應多戀,臨津不用迷。柏梁思和曲,朝夕候金閨。
[唐代]:包佶
秘殿掖垣西,書樓苑樹齊。秋煙凝縹帙,曉色上璇題。
門接承明近,池連太液低。疏鐘文馬駐,繁葉彩禽棲。
職美綸將綍,榮深組及珪。九霄偏眷顧,三事早提攜。
對案臨青玉,窺書捧紫泥。始歡新遇重,還惜舊游暌。
左宦登吳岫,分家渡越溪。賦中頻嘆鵩,卜處幾聽雞。
望闕應多戀,臨津不用迷。柏梁思和曲,朝夕候金閨。
秘殿掖垣西,書樓苑樹齊。秋煙凝縹帙,曉色上璇題。
門接承明近,池連太液低。疏鐘文馬駐,繁葉彩禽棲。
職美綸將綍,榮深組及珪。九霄偏眷顧,三事早提攜。
對案臨青玉,窺書捧紫泥。始歡新遇重,還惜舊遊暌。
左宦登吳岫,分家渡越溪。賦中頻歎鵩,蔔處幾聽雞。
望闕應多戀,臨津不用迷。柏梁思和曲,朝夕候金閨。
唐代·包佶的簡介
包佶,生卒年不詳。唐代詩人。字幼正、閏州延陵(今江蘇省丹陽市)人。歷任秘書監、刑部侍郎、諫議大夫、御史中丞,居官嚴正,所至有聲。因疾辭官,卒于故里。封丹陽郡公。天寶六年及進士第。累官諫議大夫,坐善元載貶嶺南。劉晏奏起為汴東兩稅使。晏罷,以佶充諸道鹽鐵輕貨錢物使。遷刑部侍郎,改秘書監,封丹陽郡公,居官謹確,所在有聲。佶天才贍逸,氣宇清深,心醉古經,神和《大雅》,詩家老斫(音卓,指技藝精湛、經驗豐富)。與劉長卿、竇叔向諸公皆莫逆之愛,晚歲沾風痹之疾,辭寵樂高,不及榮利。
...〔
? 包佶的詩(41篇) 〕
宋代:
呂本中
水天空闊片帆開,野岸蕭條送騎回。重到張公泊船處,小亭春在鎖青苔。
水天空闊片帆開,野岸蕭條送騎回。重到張公泊船處,小亭春在鎖青苔。
明代:
宋琬
子夜清歌,隔簾疑在青天外。瓊簫玉管。莫把鶯喉礙。
紗帽籠頭,卸卻殘妝戴。嬌羞壞。廣場無奈。初學男兒拜。
子夜清歌,隔簾疑在青天外。瓊簫玉管。莫把鶯喉礙。
紗帽籠頭,卸卻殘妝戴。嬌羞壞。廣場無奈。初學男兒拜。
:
釋妙聲
故國江山入莫秋,煙波留與后人愁。古今不預興亡事,只有滄浪獨釣舟。
故國江山入莫秋,煙波留與後人愁。古今不預興亡事,隻有滄浪獨釣舟。
宋代:
釋居簡
教欲明南國,無如小召公。塤篪后先奏,魯衛古今同。
特操銀潢遠,清班玉筍空。洛陽潮雪外,腳腳是華風。
教欲明南國,無如小召公。塤篪後先奏,魯衛古今同。
特操銀潢遠,清班玉筍空。洛陽潮雪外,腳腳是華風。
近代:
周岸登
絮云翳日,煙柳斷腸,羈游怕尋芳路。徐步青溪,不見春波照窺戶。
愁紅舞,哀燕語。漫笑我、老懷空負。念佳麗,藉甚當年,懺情無緒。
絮雲翳日,煙柳斷腸,羈遊怕尋芳路。徐步青溪,不見春波照窺戶。
愁紅舞,哀燕語。漫笑我、老懷空負。念佳麗,藉甚當年,懺情無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