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
喜雨。元代。劉因。 壬申秋大水,一雨乃孤注。九年錙寸積,曾未辦朝露。陂塘此何日?還我滄洲趣。夜來云初作,期待一如故。既聞漸成陣,尚謂行且住。甫寸驚已狂,及犁嘆無數!平明報三尺,感激淚將雨。玄功亦雄哉,回旋易指顧。呼酒欲鯨吞,哦詩有神助。區區喜與憂,豈為一飽慮。
[元代]:劉因
壬申秋大水,一雨乃孤注。九年錙寸積,曾未辦朝露。
陂塘此何日?還我滄洲趣。夜來云初作,期待一如故。
既聞漸成陣,尚謂行且住。甫寸驚已狂,及犁嘆無數!
平明報三尺,感激淚將雨。玄功亦雄哉,回旋易指顧。
呼酒欲鯨吞,哦詩有神助。區區喜與憂,豈為一飽慮。
壬申秋大水,一雨乃孤注。九年錙寸積,曾未辦朝露。
陂塘此何日?還我滄洲趣。夜來雲初作,期待一如故。
既聞漸成陣,尚謂行且住。甫寸驚已狂,及犁歎無數!
平明報三尺,感激淚將雨。玄功亦雄哉,回旋易指顧。
呼酒欲鯨吞,哦詩有神助。區區喜與憂,豈為一飽慮。
唐代·劉因的簡介
劉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學家、詩人。字夢吉,號靜修。初名骃,字夢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縣)人。3 歲識字,6歲能詩,10歲能文,落筆驚人。年剛20,才華出眾,性不茍合。家貧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愛諸葛亮“靜以修身”之語,題所居為“靜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應召入朝,為承德郎、右贊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辭官歸。母死后居喪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劉因為官,他以疾辭。死后追贈翰林學士、資政大夫、上護軍、追封“容城郡公”,謚“文靖”。明朝,縣官鄉紳為劉因建祠堂。
...〔
? 劉因的詩(211篇) 〕
:
張海鷗
丹楓無意鬧春頭,總趁霜華染素秋。裝點山川增氣象,充盈黌舍慰鄉愁。
何人可解飄零意,幾處能盟澹蕩鷗。煙雨樓頭人獨立,憑欄細認越王州。
丹楓無意鬧春頭,總趁霜華染素秋。裝點山川增氣象,充盈黌舍慰鄉愁。
何人可解飄零意,幾處能盟澹蕩鷗。煙雨樓頭人獨立,憑欄細認越王州。
宋代:
陳造
君如綠耳抹流沙,躞蹀追風不待撾。
綴葺曾童楚山竹,燕游行插曲江花。
君如綠耳抹流沙,躞蹀追風不待撾。
綴葺曾童楚山竹,燕遊行插曲江花。
明代:
孫傳庭
浮舟歡賞畫樓西,煙樹微茫夜欲迷。辟暑堪同河朔飲,游仙漫問武陵溪。
澗泉響逐歌聲遠,山月光隨舞袖低。既醉難傾今夕意,笑余潦倒有新題。
浮舟歡賞畫樓西,煙樹微茫夜欲迷。辟暑堪同河朔飲,遊仙漫問武陵溪。
澗泉響逐歌聲遠,山月光隨舞袖低。既醉難傾今夕意,笑餘潦倒有新題。
:
傅義
杜宇催人快繫風,羲娥行色太匆匆。縱非看得韶光賤,九十而今八十空。
花漸老,葉方濃。綠蔭猶肯護馀紅。白頭喜與青春侶,盡攬芳菲入夢中。
杜宇催人快繫風,羲娥行色太匆匆。縱非看得韶光賤,九十而今八十空。
花漸老,葉方濃。綠蔭猶肯護馀紅。白頭喜與青春侶,盡攬芳菲入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