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曲徑旁蹊
沁園春·曲徑旁蹊。元代。李道純。 曲徑旁蹊,三百六十,門門不同。若泥在一身,終須著物,離于形體,又屬頑空。無有兼行,如何下手,兩下俱捐理不通。修真士,若不知玄竅,徒爾勞工。些兒妙處難窮。親見了、方能達本宗。況聽之不聞,搏之不得,觀之似有,覓又無蹤。個個見成,人人不識,我把天機泄與公。玄關竅,與虛無造化,總在當中。
[元代]:李道純
曲徑旁蹊,三百六十,門門不同。若泥在一身,終須著物,離于形體,又屬頑空。無有兼行,如何下手,兩下俱捐理不通。修真士,若不知玄竅,徒爾勞工。些兒妙處難窮。親見了、方能達本宗。況聽之不聞,搏之不得,觀之似有,覓又無蹤。個個見成,人人不識,我把天機泄與公。玄關竅,與虛無造化,總在當中。
曲徑旁蹊,三百六十,門門不同。若泥在一身,終須著物,離于形體,又屬頑空。無有兼行,如何下手,兩下俱捐理不通。修真士,若不知玄竅,徒爾勞工。些兒妙處難窮。親見了、方能達本宗。況聽之不聞,搏之不得,觀之似有,覓又無蹤。個個見成,人人不識,我把天機洩與公。玄關竅,與虛無造化,總在當中。
唐代·李道純的簡介
李道純 ,湖南都梁(武岡)人,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字元素,號清庵,別號“瑩蟾子”。精于內丹學。李道純博學多才,他的內丹理論兼容并包,系統非常完整。其師王金蟾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李道純融合內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內丹理論以“守中”為要訣。 故后人稱其為內丹學中的中派。
...〔
? 李道純的詩(190篇) 〕
明代:
羅洪先
淡月生清輝,隱隱當窗戶。披衣望楚陵,蒼蒼多草樹。
醴筵不復陳,銅泉竟何處。好賢虛襟期,悲歌感寐寤。
淡月生清輝,隱隱當窗戶。披衣望楚陵,蒼蒼多草樹。
醴筵不複陳,銅泉竟何處。好賢虛襟期,悲歌感寐寤。
明代:
石寶
明月出東方,蟲聲初在戶。宿靄倏已收,庭階出芳杜。
流云翻細波,坐對喜欲舞。秋色何悠揚,龍泉碧花古。
明月出東方,蟲聲初在戶。宿靄倏已收,庭階出芳杜。
流雲翻細波,坐對喜欲舞。秋色何悠揚,龍泉碧花古。
:
江源
主家富敵國,金谷年年春。樓臺艷羅綺,交疏鏤檀沉。
黃金易歌笑,明珠買妾身。火浣裁舞衣,珊瑚如拆薪。
主家富敵國,金谷年年春。樓臺豔羅綺,交疏鏤檀沉。
黃金易歌笑,明珠買妾身。火浣裁舞衣,珊瑚如拆薪。
宋代:
蘇轍
娶婦山中不肯留,會朝山下萬諸侯。
古人辛苦今誰信,只見清淮入海流。
娶婦山中不肯留,會朝山下萬諸侯。
古人辛苦今誰信,隻見清淮入海流。
唐代:
龔詡
紅衣落盡翠盤傾,浣我清波一鑒明。說與兒童須摘盡,莫留馀葉引秋聲。
紅衣落盡翠盤傾,浣我清波一鑒明。說與兒童須摘盡,莫留馀葉引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