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將至新涼滿戶忽有故園桑梓之念因寄東齋
秋雨將至新涼滿戶忽有故園桑梓之念因寄東齋。明代。吳孺子。 好雨望即至,輕雷遠層城。新涼滿庭戶,灑然有余情。故園蘭溪上,稻獲秋已成。弟侄共我長,會能學耦耕。如何江海間,惜此一浮名。吾師住東齋,早晚寄鐘聲。下階春草長,閉戶秋蟬鳴。欣將解后緣,遂令薄世營。
[明代]:吳孺子
好雨望即至,輕雷遠層城。
新涼滿庭戶,灑然有余情。
故園蘭溪上,稻獲秋已成。
弟侄共我長,會能學耦耕。
如何江海間,惜此一浮名。
吾師住東齋,早晚寄鐘聲。
下階春草長,閉戶秋蟬鳴。
欣將解后緣,遂令薄世營。
好雨望即至,輕雷遠層城。
新涼滿庭戶,灑然有餘情。
故園蘭溪上,稻獲秋已成。
弟侄共我長,會能學耦耕。
如何江海間,惜此一浮名。
吾師住東齋,早晚寄鐘聲。
下階春草長,閉戶秋蟬鳴。
欣將解後緣,遂令薄世營。
唐代·吳孺子的簡介
浙江蘭溪人,一作金華人,字少君,號破瓢道人、嫩和尚、玄鐵、元道人、赤松山道人。家本富有,中年妻死,棄其產,購法書名畫,游江湖間。好《離騷》、《老》、《莊》,長于鑒別古物。工詩,善畫雞鶩水鳥。后居僧寺,隆慶末卒。
...〔
? 吳孺子的詩(48篇) 〕
金朝:
馮璧
吏部能開衡岳云,坡仙曾借海宮春。蓮峰清曉忽自獻,二公何人予何人。
吏部能開衡嶽雲,坡仙曾借海宮春。蓮峰清曉忽自獻,二公何人予何人。
明代:
何鞏道
未得理歸棹,還棲江上樓。鐘疏遙隔水,寒淺尚疑秋。
月色從今滿,江聲自古流。夜烏啼不住,知是宿城頭。
未得理歸棹,還棲江上樓。鐘疏遙隔水,寒淺尚疑秋。
月色從今滿,江聲自古流。夜烏啼不住,知是宿城頭。
明代:
韓日纘
為問朝衣夜向晨,王程留滯動經旬。人間添線憐貧女,天上傳餐賜近臣。
預遣荔生能應節,即防柳弱欲偷春。應知晴日無云物,肅望分明見北辰。
為問朝衣夜向晨,王程留滯動經旬。人間添線憐貧女,天上傳餐賜近臣。
預遣荔生能應節,即防柳弱欲偷春。應知晴日無雲物,肅望分明見北辰。
宋代:
劉筠
豪家抱甕擅風流,更燎薰爐白雪樓。
魯筆休分科斗字,蜀都且換鹔鹴裘。
豪家抱甕擅風流,更燎薰爐白雪樓。
魯筆休分科鬥字,蜀都且換鹔鹴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