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辰1916春初豁軒將往臺中詩以送之
丙辰1916春初豁軒將往臺中詩以送之。明代。陳瑚。 瀟瀟細雨作春寒,愿汝衣裘上客鞍。此去再償文字債,歸來仍飽腐儒餐。久淹旅邸慈親老,小隱家山夢寐安。早識鱸莼鄉味好,不應歲歲戴南冠。
[明代]:陳瑚
瀟瀟細雨作春寒,愿汝衣裘上客鞍。此去再償文字債,歸來仍飽腐儒餐。
久淹旅邸慈親老,小隱家山夢寐安。早識鱸莼鄉味好,不應歲歲戴南冠。
瀟瀟細雨作春寒,願汝衣裘上客鞍。此去再償文字債,歸來仍飽腐儒餐。
久淹旅邸慈親老,小隱家山夢寐安。早識鱸莼鄉味好,不應歲歲戴南冠。
唐代·陳瑚的簡介
陳瑚(1613—1675)明末清初學者,與同里陸世儀、江士韶、盛敬齊名,被人合稱為“太倉四先生”。字言夏,號確庵、無悶道人、七十二潭漁父,嘗居江蘇太倉小北門外。崇禎十六年(1643)舉人。其父邃于經學,家教有法。陳瑚少時與陸世儀等交,論學相辯駁,貫通五經,務為實學。又善橫槊、舞劍、彎弓、注矢,其擊刺妙天下。清圣祖康熙十四年卒,年六十二歲。其墓葬在直塘鎮北二十九都使字圩。卒后門人私謚其為“安道先生”。在光緒年間,邑人曾出資在太倉南門大街西首,建立四先生祠,春秋致祭,以示敬仰。《清史》有傳。
...〔
? 陳瑚的詩(49篇) 〕
宋代:
趙抃
為愛東園四照亭,剪開繁木快人情。新秋雨過閒云卷,十里南山兩眼明。
為愛東園四照亭,剪開繁木快人情。新秋雨過閒雲卷,十裡南山兩眼明。
:
黃公輔
去臘此時逐武岡,星沙今日又何忙。已舒暖意歸楊柳,猶覺寒風透客裳。
白發豈牽三尺綬,青山頻結九回腸。告休未得如初愿,一片鄉心度夕陽。
去臘此時逐武岡,星沙今日又何忙。已舒暖意歸楊柳,猶覺寒風透客裳。
白發豈牽三尺綬,青山頻結九回腸。告休未得如初願,一片鄉心度夕陽。
唐代:
杜牧
凄涼遺跡洛川東,浮世榮枯萬古同。桃李香消金谷在,
綺羅魂斷玉樓空。往年人事傷心外,今日風光屬夢中。
徒想夜泉流客恨,夜泉流恨恨無窮。
凄涼遺跡洛川東,浮世榮枯萬古同。桃李香消金谷在,
綺羅魂斷玉樓空。往年人事傷心外,今日風光屬夢中。
徒想夜泉流客恨,夜泉流恨恨無窮。
:
陳肇興
銅瓶紙帳鎮相宜,一種清寒世少知。得氣本來能耐冷,出群原不在多姿。
相逢縞袂霜千朵,散盡黃金月一枝。悟得此中真意處,白描還要性靈詩。
銅瓶紙帳鎮相宜,一種清寒世少知。得氣本來能耐冷,出群原不在多姿。
相逢縞袂霜千朵,散盡黃金月一枝。悟得此中真意處,白描還要性靈詩。
近代:
黃綺
院深人寂寂。怯細雨朝寒,睡濃無力。臨軒一聲笛。
甚驚心難定,玉階孤立。蜂翻蝶集,便迷了歸途應憶。
院深人寂寂。怯細雨朝寒,睡濃無力。臨軒一聲笛。
甚驚心難定,玉階孤立。蜂翻蝶集,便迷了歸途應憶。
明代:
李云龍
浮嶠千峰郁翠盤,北堂開處對巑岏。囊馀鮑氏珍珠黍,地有何姑云母丹。
琪樹舞風回色鳥,玉笙吹月下文鸞。遙知鄧岳多仙侶,碧海觴飛玉露漙。
浮嶠千峰郁翠盤,北堂開處對巑岏。囊馀鮑氏珍珠黍,地有何姑雲母丹。
琪樹舞風回色鳥,玉笙吹月下文鸞。遙知鄧嶽多仙侶,碧海觴飛玉露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