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由金家堰步至崇先寺
晚由金家堰步至崇先寺。清代。厲鶚。 一峰抱花回,不知凡幾里。遲日落未落,散策從此始。石梁跨澗空,苔枝皆倒倚。入寺罷晚參,僧堂寂如水。詰曲取微徑,返景照花里。瀰漫遍巖壑,春透無剩蕊。乍疑吐佛光,白毫映霞紫。復訝妙香生,馝馞得禪髓。盤桓憩松根,結茅擬來此。何必問通波,遠尋光福市。
[清代]:厲鶚
一峰抱花回,不知凡幾里。遲日落未落,散策從此始。
石梁跨澗空,苔枝皆倒倚。入寺罷晚參,僧堂寂如水。
詰曲取微徑,返景照花里。瀰漫遍巖壑,春透無剩蕊。
乍疑吐佛光,白毫映霞紫。復訝妙香生,馝馞得禪髓。
盤桓憩松根,結茅擬來此。何必問通波,遠尋光福市。
一峰抱花回,不知凡幾裡。遲日落未落,散策從此始。
石梁跨澗空,苔枝皆倒倚。入寺罷晚參,僧堂寂如水。
詰曲取微徑,返景照花裡。瀰漫遍巖壑,春透無剩蕊。
乍疑吐佛光,白毫映霞紫。複訝妙香生,馝馞得禪髓。
盤桓憩松根,結茅擬來此。何必問通波,遠尋光福市。
唐代·厲鶚的簡介
厲鶚(1692-1752),字太鴻,又字雄飛,號樊榭、南湖花隱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學家,浙西詞派中堅人物。康熙五十九年舉人,屢試進士不第。家貧,性孤峭。乾隆初舉鴻博,報罷。性耽聞靜,愛山水,尤工詩馀,擅南宋諸家之勝。著有《宋詩紀事》、《樊榭山房集》等。
...〔
? 厲鶚的詩(199篇) 〕
:
嚴嵩
袁山借寇何由得,鄱水逢君本未期。為政風流應兩郡,懷人云樹總多時。
滄江暮雨維舟楫,古驛殘花對酒卮。知己難同嘉會少,孤帆欲別更遲遲。
袁山借寇何由得,鄱水逢君本未期。為政風流應兩郡,懷人雲(yún)樹總多時。
滄江暮雨維舟楫,古驛殘花對酒卮。知己難同嘉會少,孤帆欲別更遲遲。
元代:
成廷圭
野水明春色,晴沙帶汐痕。朱樓黃鳥日,青草白鵝村。
野老能分席,官軍不到門。毋煩問漁艇,即此是桃源。
野水明春色,晴沙帶汐痕。朱樓黃鳥日,青草白鵝村。
野老能分席,官軍不到門。毋煩問漁艇,即此是桃源。
近代:
許南英
怯寒先著薄綿衣,竟與三春意態(tài)非。已似韋娘金縷盡,那堪蘇小玉繩稀?
樓臺有客憐相望,燕雁憑君記代飛。一為停驂思往事,宦情、鄉(xiāng)夢兩相違!
怯寒先著薄綿衣,竟與三春意態(tài)非。已似韋娘金縷盡,那堪蘇小玉繩稀?
樓臺有客憐相望,燕雁憑君記代飛。一為停驂思往事,宦情、鄉(xiāng)夢兩相違!
明代:
程敏政
雙槳悠悠出岸沙,釣魚人住水西涯。隔溪殘雪春猶淺,時見寒梅一樹花。
雙槳悠悠出岸沙,釣魚人住水西涯。隔溪殘雪春猶淺,時見寒梅一樹花。
清代:
沈光文
門外蒼茫勢,神龍且寄髯。困方嗟褐短,人豈藉泉廉。
善愛知珍鼎,需調用作鹽。呈身原不慣,應合與時潛。
門外蒼茫勢,神龍且寄髯。困方嗟褐短,人豈藉泉廉。
善愛知珍鼎,需調用作鹽。呈身原不慣,應合與時潛。
明代:
李夢陽
時清晝臥銅牙弩,客散宵披玉檢文。可道將軍渾是武,曾將三策獻明君。
時清晝臥銅牙弩,客散宵披玉檢文。可道將軍渾是武,曾將三策獻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