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寒不雨為楚人憂歲
夏寒不雨為楚人憂歲。清代。李漁。 江風五月尚颼颼,疑是生寒應麥秋。暑雨不多難望歲,密云雖布轉增憂。四方豐歉覘三楚,兩載饑寒遍九州。民命久懸倉廩絕,問天何事苦為仇?
[清代]:李漁
江風五月尚颼颼,疑是生寒應麥秋。
暑雨不多難望歲,密云雖布轉增憂。
四方豐歉覘三楚,兩載饑寒遍九州。
民命久懸倉廩絕,問天何事苦為仇?
江風五月尚颼颼,疑是生寒應麥秋。
暑雨不多難望歲,密雲雖布轉增憂。
四方豐歉覘三楚,兩載饑寒遍九州。
民命久懸倉廩絕,問天何事苦為仇?
唐代·李漁的簡介
李漁(1611-1680),初名仙侶,后改名漁,字謫凡,號笠翁。漢族,浙江金華蘭溪夏李村人。明末清初文學家、戲劇家、戲劇理論家、美學家。被后世譽為“中國戲劇理論始祖”、“世界喜劇大師”、“東方莎士比亞”,是休閑文化的倡導者、文化產業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一生著述豐富,著有《笠翁十種曲》(含《風箏誤》)、《無聲戲》(又名《連城璧》)、《十二樓》、《閑情偶寄》、《笠翁一家言》等五百多萬字。還批閱《三國志》,改定《金瓶梅》,倡編《芥子園畫譜》等,是中國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藝術天才。
...〔
? 李漁的詩(4篇) 〕
宋代:
蔡覿
海風拍枕燈初暗,山雨打窗人正寒。料得此軒秋更好,怒濤推月上闌干。
海風拍枕燈初暗,山雨打窗人正寒。料得此軒秋更好,怒濤推月上闌幹。
明代:
邵寶
春殘才作探春行,古寺尋僧懶問名。近海景多頻立馬,對花情劇更聞鶯。
鏡湖敢乞君分賜,寶地偏教佛主盟。卻憶江南如畫里,萬峰青接水邊城。
春殘才作探春行,古寺尋僧懶問名。近海景多頻立馬,對花情劇更聞鶯。
鏡湖敢乞君分賜,寶地偏教佛主盟。卻憶江南如畫裡,萬峰青接水邊城。
宋代:
吳則禮
華館相望接使星,長淮南北已休兵。便須買酒催行樂,更覓何時是太平。
華館相望接使星,長淮南北已休兵。便須買酒催行樂,更覓何時是太平。
元代:
張昱
漢詩十九首,不復辨名氏。蘇李及枚乘,伯仲之間耳。
當時尚詞賦,六義誰作意?雖非大雅言,頗有風人致。
漢詩十九首,不複辨名氏。蘇李及枚乘,伯仲之間耳。
當時尚詞賦,六義誰作意?雖非大雅言,頗有風人緻。
明代:
于謙
靜夜思,何時休,終宵展轉聽更籌。人生由來不滿百,安得朝夕事隱憂。
功名富貴倘來物,目前渺渺春云浮。甲第歌鐘萬戶侯,五花駿馬千金裘。
靜夜思,何時休,終宵展轉聽更籌。人生由來不滿百,安得朝夕事隱憂。
功名富貴倘來物,目前渺渺春雲浮。甲第歌鐘萬戶侯,五花駿馬千金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