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似洛陽多
山似洛陽多。清代。姚鼐。 為愛金陵秀,中原地不殊。洛陽山最勝,天闕景還符。匝匼層巒涌,參差列岫敷。入郊青未了,繞郭勢如趨。東晉猶西晉,新都擬舊都。有峰皆北向,憑水作橫圖。太白方辭闕,輕舟竟入吳。登臨回憶處,嵩少夢游無?
[清代]:姚鼐
為愛金陵秀,中原地不殊。洛陽山最勝,天闕景還符。
匝匼層巒涌,參差列岫敷。入郊青未了,繞郭勢如趨。
東晉猶西晉,新都擬舊都。有峰皆北向,憑水作橫圖。
太白方辭闕,輕舟竟入吳。登臨回憶處,嵩少夢游無?
為愛金陵秀,中原地不殊。洛陽山最勝,天闕景還符。
匝匼層巒湧,參差列岫敷。入郊青未了,繞郭勢如趨。
東晉猶西晉,新都擬舊都。有峰皆北向,憑水作橫圖。
太白方辭闕,輕舟竟入吳。登臨回憶處,嵩少夢遊無?
唐代·姚鼐的簡介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并稱為“桐城三祖”。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在今桐城中學內),世稱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進士,任禮部主事、四庫全書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辭官南歸,先后主講于揚州梅花、江南紫陽、南京鐘山等地書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軒全集》等,曾編選《古文辭類纂》。
...〔
? 姚鼐的詩(472篇) 〕
清代:
李燧
匹練橫空日氣清,菰蒲葉戰風蕭蕭。一聲雷送太湖雨,七十二峰云擁潮。
匹練橫空日氣清,菰蒲葉戰風蕭蕭。一聲雷送太湖雨,七十二峰雲擁潮。
宋代:
釋寶曇
我自歸帆急鼓催,君先一騎抗塵回。
誰知北海樽罍底,親見東軒長老來。
我自歸帆急鼓催,君先一騎抗塵回。
誰知北海樽罍底,親見東軒長老來。
:
何喬新
潭陽遠在夜郎西,石徑縈紆路轉迷。俗獷猶存盤瓠舊,樹深惟聽鷓鴣啼。
茅檐彫弊哀三戶,嵐靄氤氳接五溪。欲吊靈均何處是,江頭蘭芷正凄凄。
潭陽遠在夜郎西,石徑縈紆路轉迷。俗獷猶存盤瓠舊,樹深惟聽鷓鴣啼。
茅檐彫弊哀三戶,嵐靄氤氳接五溪。欲吊靈均何處是,江頭蘭芷正凄凄。
宋代:
釋慧暉
寶劍橫斜天欲曉,洗凈魔佛逼人寒。
匣中陰陰光生處,衲子徒將正眼看。
寶劍橫斜天欲曉,洗淨魔佛逼人寒。
匣中陰陰光生處,衲子徒將正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