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紅梅 錫山舟中遣興
折紅梅 錫山舟中遣興。清代。李良年。 倚低篷三尺,半生南北,似溪漁慣。甚當年偏喜問津,近來蹤跡都倦。秋衣乍典。休辜負酒家新幔??傠y消得,此際閑情,且洗研驚鷗,折葦呼雁。亂峰青過,又鏡淥層層,落霞漸遠。斜陽澹茗煙和夢,愁人正拋書卷。流鶯細囀。只認做江春才換。睡起卻是,柔櫓聲中,有翠裙雙語,白沙楓岸。
[清代]:李良年
倚低篷三尺,半生南北,似溪漁慣。甚當年偏喜問津,近來蹤跡都倦。
秋衣乍典。休辜負酒家新幔。總難消得,此際閑情,且洗研驚鷗,折葦呼雁。
亂峰青過,又鏡淥層層,落霞漸遠。斜陽澹茗煙和夢,愁人正拋書卷。
流鶯細囀。只認做江春才換。睡起卻是,柔櫓聲中,有翠裙雙語,白沙楓岸。
倚低篷三尺,半生南北,似溪漁慣。甚當年偏喜問津,近來蹤跡都倦。
秋衣乍典。休辜負酒家新幔??傠y消得,此際閑情,且洗研驚鷗,折葦呼雁。
亂峰青過,又鏡淥層層,落霞漸遠。斜陽澹茗煙和夢,愁人正拋書卷。
流鶯細囀。隻認做江春才換。睡起卻是,柔櫓聲中,有翠裙雙語,白沙楓岸。
唐代·李良年的簡介
(1635—1694)清浙江秀水人,字武曾。諸生。與兄李繩遠、弟李符并著詩名,時稱三李。又與朱彝尊稱朱李。詩初學唐人,持格律甚嚴。古文長于議論。曾舉博學鴻儒科,罷歸。有《秋錦山房集》。
...〔
? 李良年的詩(143篇) 〕
元代:
乃賢
燕人重東作,镕鐵象牛形。角斷苔花碧,蹄穿土銹腥。
遺蹤傳野老,古廟托山靈。一酹壺中酒,穰穰黍麥青。
燕人重東作,镕鐵象牛形。角斷苔花碧,蹄穿土鏽腥。
遺蹤傳野老,古廟托山靈。一酹壺中酒,穰穰黍麥青。
明代:
黃廷用
我愛瀛洲侶,簪毫玉殿東。朝陽鳴紫鳳,南國避青驄。
見說戈鋋急,仍聞杼軸空。隨軒題尺牘,計日獻重瞳。
我愛瀛洲侶,簪毫玉殿東。朝陽鳴紫鳳,南國避青驄。
見說戈鋋急,仍聞杼軸空。隨軒題尺牘,計日獻重瞳。
明代:
徐熥
千絲萬縷斗妖嬈,和雨和煙陌上飄。夜夜篴聲關塞路,年年杯酒灞陵橋。
隋堤臺女輸濃黛,楚國佳人斗細腰。只恐章臺春易老,幾回攀折恨蕭條。
千絲萬縷鬥妖嬈,和雨和煙陌上飄。夜夜篴聲關塞路,年年杯酒灞陵橋。
隋堤臺女輸濃黛,楚國佳人鬥細腰。隻恐章臺春易老,幾回攀折恨蕭條。
宋代:
王之道
千古風流憶孔明,老龍高臥志存身。
強陪簪紱更三圣,安坐江湖又四春。
千古風流憶孔明,老龍高臥志存身。
強陪簪紱更三聖,安坐江湖又四春。
唐代:
元稹
憶遠曲,郎身不遠郎心遠。沙隨郎飯俱在匙,
郎意看沙那比飯。水中書字無字痕,君心暗畫誰會君。
況妾事姑姑進止,身去門前同萬里。一家盡是郎腹心,
憶遠曲,郎身不遠郎心遠。沙隨郎飯俱在匙,
郎意看沙那比飯。水中書字無字痕,君心暗畫誰會君。
況妾事姑姑進止,身去門前同萬裡。一家盡是郎腹心,
:
弘歷
韶年和樂會周親,麗藻同賡翰墨臣。宴借傳柑先令節,俗沿桃菜協良辰。
矞云已報三階泰,淑序初呈九陌春。爆竹聲多催臘盡,梅花香發競時新。
韶年和樂會周親,麗藻同賡翰墨臣。宴借傳柑先令節,俗沿桃菜協良辰。
矞雲已報三階泰,淑序初呈九陌春。爆竹聲多催臘盡,梅花香發競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