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穎生龍泉庵坐月
同穎生龍泉庵坐月。清代。陳寶琛。 西湖西山迭賓主,五載還同月中語。蕭森松際無留云,多感龍天為收雨。昔君城居閱兵火,誰識山剎并焦土?佛摧塔壞過者悲,況我三宿迷處所。茲庵幸完足坐臥,不獨松壽柏亦古。去秋與客一再至,準擬長夏借逃暑。君持茗芽龍井來,共就龍口掬泉煮。夜深細響合松籟,凈洗根塵見肺腑。石梁看瀑君未饜,我老枕流宜石鼓。世間何地無月明,到處松泉視人取。
[清代]:陳寶琛
西湖西山迭賓主,五載還同月中語。蕭森松際無留云,多感龍天為收雨。
昔君城居閱兵火,誰識山剎并焦土?佛摧塔壞過者悲,況我三宿迷處所。
茲庵幸完足坐臥,不獨松壽柏亦古。去秋與客一再至,準擬長夏借逃暑。
君持茗芽龍井來,共就龍口掬泉煮。夜深細響合松籟,凈洗根塵見肺腑。
石梁看瀑君未饜,我老枕流宜石鼓。世間何地無月明,到處松泉視人取。
西湖西山疊賓主,五載還同月中語。蕭森松際無留雲,多感龍天為收雨。
昔君城居閱兵火,誰識山剎并焦土?佛摧塔壞過者悲,況我三宿迷處所。
茲庵幸完足坐臥,不獨松壽柏亦古。去秋與客一再至,準擬長夏借逃暑。
君持茗芽龍井來,共就龍口掬泉煮。夜深細響合松籟,淨洗根塵見肺腑。
石梁看瀑君未饜,我老枕流宜石鼓。世間何地無月明,到處松泉視人取。
唐代·陳寶琛的簡介
陳寶琛(1848—1935年),字伯潛,號弢庵、陶庵、聽水老人。漢族,福建閩縣(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書陳若霖曾孫,晚清大臣,學者,官至正紅旗漢軍副都統、內閣弼德院顧問大臣,為毓慶宮宣統皇帝授讀。中法戰爭后因參與褒舉唐炯、徐延投統辦軍務失當事,遭部議連降九級,從此投閑家居達二十五年之久。賦閑期間,熱心家鄉教育事業。宣統元年(1909年),復調京充禮學館總裁,辛亥革命后仍為溥儀之師,1935年卒于京寓,得遜清“文忠”謚號及“太師”覲贈 。
...〔
? 陳寶琛的詩(564篇) 〕
:
崔榮江
癡眸一蔽易垂青,不許長安辨渭涇。夜慨空花經夢摘,曉傷離雁隔云聽。
斯人決絕歸飄渺,熒或寒荒作宿停。鐵鑄春門敲未破,橫閂已矣鎖心扃。
癡眸一蔽易垂青,不許長安辨渭涇。夜慨空花經夢摘,曉傷離雁隔雲聽。
斯人決絕歸飄渺,熒或寒荒作宿停。鐵鑄春門敲未破,橫閂已矣鎖心扃。
宋代:
畢仲游
北極回天象,西陵法帝居。松門黃道直,帳殿紫宸虛。
宴罷千秋節,哀纏六尺輿。御詩兼手詔,新見睿思書。
北極回天象,西陵法帝居。松門黃道直,帳殿紫宸虛。
宴罷千秋節,哀纏六尺輿。禦詩兼手詔,新見睿思書。
清代:
徐釚
隔歲東風,預欺旅鬢添華發。屠蘇傳遍,守蘭缸、怎得消愁法。
料是紅閨早掩,訴燈花、向伊難說。除非好夢,歸去相尋,不教閒殺。
隔歲東風,預欺旅鬢添華發。屠蘇傳遍,守蘭缸、怎得消愁法。
料是紅閨早掩,訴燈花、向伊難說。除非好夢,歸去相尋,不教閒殺。
元代:
馮子振
逃吳辭楚無家住。解寶劍贈津父。十年間隸越鞭荊,怒卷秋江潮雨。
想空城組練三千,白馬素車回去。又逡巡月上波平,暮色在煙光紫處。
逃吳辭楚無家住。解寶劍贈津父。十年間隸越鞭荊,怒卷秋江潮雨。
想空城組練三千,白馬素車回去。又逡巡月上波平,暮色在煙光紫處。
近代:
林豪
黑心人有馬兒騎,豈可人無得意時。怕者不來來不怕,疑人莫用用不疑。
蝦蟆想吃天鵝肉,老虎要吞蝴蝶兒。善惡到頭終有報,得便宜是失便宜。
黑心人有馬兒騎,豈可人無得意時。怕者不來來不怕,疑人莫用用不疑。
蝦蟆想吃天鵝肉,老虎要吞蝴蝶兒。善惡到頭終有報,得便宜是失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