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郭筠仙昆仲 其二
寄郭筠仙昆仲 其二。清代。江忠源。 訂交近十載,相見能幾霜。京華一相失,各在天一方。昨夜夢見君,攜手入我堂。覺來仍萬里,殘月照我床。吾思齊年中,莫如與子臧。子今既憔悴,我意亦凄涼。凄涼何足惜,但恐鬢毛蒼。各理千秋業(yè),努力愛時光。
[清代]:江忠源
訂交近十載,相見能幾霜。京華一相失,各在天一方。
昨夜夢見君,攜手入我堂。覺來仍萬里,殘月照我床。
吾思齊年中,莫如與子臧。子今既憔悴,我意亦凄涼。
凄涼何足惜,但恐鬢毛蒼。各理千秋業(yè),努力愛時光。
訂交近十載,相見能幾霜。京華一相失,各在天一方。
昨夜夢見君,攜手入我堂。覺來仍萬裡,殘月照我床。
吾思齊年中,莫如與子臧。子今既憔悴,我意亦凄涼。
凄涼何足惜,但恐鬢毛蒼。各理千秋業(yè),努力愛時光。
唐代·江忠源的簡介
江忠源(1812年-1854年),字岷樵,湖南新寧(今屬邵陽)人,晚清名將。江忠源舉人出身,后興辦團練,鎮(zhèn)壓雷再浩起義,升任浙江秀水縣知縣。太平天國起義后,江忠源組建楚勇,到廣西參戰(zhàn),并在蓑衣渡之戰(zhàn)中擊斃馮云山。此后,江忠源轉戰(zhàn)湖南、湖北、江西,累升至安徽巡撫。咸豐三年(1853年),江忠源到達廬州,陷入太平軍的包圍。同年十二月(1854年1月),廬州城破,江忠源投水自殺,年僅四十二歲,追贈總督,謚忠烈。
...〔
? 江忠源的詩(8篇) 〕
清代:
吳重憙
誰釀跳梁,使弱息、都罹浩劫。早已分、死人香里,長埋枯骨。
白刃截開兒女淚,紅閨濺盡英雄血。痛女貞、一木本難支,甘摧折。
誰釀跳梁,使弱息、都罹浩劫。早已分、死人香裡,長埋枯骨。
白刃截開兒女淚,紅閨濺盡英雄血。痛女貞、一木本難支,甘摧折。
明代:
李孫宸
到來幽意愜,久坐野情長。有榭皆臨水,無軒不極涼。
菊榮抽早蕊,蘭晚茁馀芳。便作吾廬得,高眠到上皇。
到來幽意愜,久坐野情長。有榭皆臨水,無軒不極涼。
菊榮抽早蕊,蘭晚茁馀芳。便作吾廬得,高眠到上皇。
宋代:
翁元龍
此間不愧總宜名,山色湖光任雨晴。
鴻雁一聲秋意慘,疏楊援曳尚多情。
此間不愧總宜名,山色湖光任雨晴。
鴻雁一聲秋意慘,疏楊援曳尚多情。
:
黃松鶴
空谷人來續(xù)舊游,一函詩墨古徽州。驚潮竹影玲瓏透,鎖石桐煙澹宕浮。
直與此情磨歲月,聊將小語記春秋。寒齋就我生顏色,十笏云山眼底收。
空谷人來續(xù)舊遊,一函詩墨古徽州。驚潮竹影玲瓏透,鎖石桐煙澹宕浮。
直與此情磨歲月,聊將小語記春秋。寒齋就我生顔色,十笏雲(yún)山眼底收。
宋代:
邵雍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恨月時。見說天長在甚處,照教人老待奚為。
嬋娟東面才如鑒,屈曲西邊卻似眉。由此遂多悲與喜,堯夫非是愛吟詩。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恨月時。見說天長在甚處,照教人老待奚為。
嬋娟東面才如鑒,屈曲西邊卻似眉。由此遂多悲與喜,堯夫非是愛吟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