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祝融峰頂石觀云海歌
坐祝融峰頂石觀云海歌。清代。錢載。 清晨齋心登岳顛,西麓轉東螺徑旋。最高已立南天門,培塿下見衡州前。湘江南來一線白,五折北去明蜿蜒。旁窺靈藥峰之腋,云歸如水風飄然。仰企軫宿峰之凹,氛氳懶吐如炊煙。回身瞥駭氣四合,一物無見消諸緣。斂襟更向碧落進,上封寺瞰濃相連。日光迥照明且凈,三百里鋪白玉田。輕風忽吹意宕漾,數峰尖露如搖蓮。卻指東隅正縈郁,岧岧未辨何峰延。身今據石岳盡此,千尺俯海欹右肩。有風不動平泱漭,無風而動深洄漩。少焉左顧復饙餾,如絲亂卷斜披綿。丹林半失上封背,峰東滃滃峰西翩。盤陀與我在云上,大虛之天惟倚天。老松巋立白榆并,奚取蘚跡名紛鐫。
[清代]:錢載
清晨齋心登岳顛,西麓轉東螺徑旋。最高已立南天門,培塿下見衡州前。
湘江南來一線白,五折北去明蜿蜒。旁窺靈藥峰之腋,云歸如水風飄然。
仰企軫宿峰之凹,氛氳懶吐如炊煙。回身瞥駭氣四合,一物無見消諸緣。
斂襟更向碧落進,上封寺瞰濃相連。日光迥照明且凈,三百里鋪白玉田。
輕風忽吹意宕漾,數峰尖露如搖蓮。卻指東隅正縈郁,岧岧未辨何峰延。
身今據石岳盡此,千尺俯海欹右肩。有風不動平泱漭,無風而動深洄漩。
少焉左顧復饙餾,如絲亂卷斜披綿。丹林半失上封背,峰東滃滃峰西翩。
盤陀與我在云上,大虛之天惟倚天。老松巋立白榆并,奚取蘚跡名紛鐫。
清晨齋心登嶽顛,西麓轉東螺徑旋。最高已立南天門,培塿下見衡州前。
湘江南來一線白,五折北去明蜿蜒。旁窺靈藥峰之腋,雲歸如水風飄然。
仰企軫宿峰之凹,氛氳懶吐如炊煙。回身瞥駭氣四合,一物無見消諸緣。
斂襟更向碧落進,上封寺瞰濃相連。日光迥照明且淨,三百裡鋪白玉田。
輕風忽吹意宕漾,數峰尖露如搖蓮。卻指東隅正縈郁,岧岧未辨何峰延。
身今據石嶽盡此,千尺俯海欹右肩。有風不動平泱漭,無風而動深洄漩。
少焉左顧複饙餾,如絲亂卷斜披綿。丹林半失上封背,峰東滃滃峰西翩。
盤陀與我在雲上,大虛之天惟倚天。老松巋立白榆并,奚取蘚跡名紛鐫。
唐代·錢載的簡介
錢載(1708—1793),字坤一,號萚石,又號匏尊,晚號萬松居士、百幅老人,秀水(今浙江嘉興)人,清朝官吏、詩人、書畫家。乾隆十七年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后授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上書房行走,《四庫全書》總纂,山東學政。官至二品,而家道清貧,晚年賣畫為生。工詩文精畫,善水墨,尤工蘭竹,著有《石齋詩文集》。為乾嘉年間“秀水派”的代表詩人。
...〔
? 錢載的詩(44篇) 〕
:
程濱
開巖藏古佛,劈石試新硎。神跡傳千載,天池瀉一泓。
亂山深處宿,一鳥喚時醒。不見當年雪,黑發向天青。
開巖藏古佛,劈石試新硎。神跡傳千載,天池瀉一泓。
亂山深處宿,一鳥喚時醒。不見當年雪,黑發向天青。
唐代:
徐夤
暖氣飄蘋末,凍痕銷水中。扇冰初覺泮,吹海旋成空。
入律三春照,朝宗萬里通。岸分天影闊,色照日光融。
波起輕搖綠,鱗游乍躍紅。殷勤排弱羽,飛翥趁和風。
暖氣飄蘋末,凍痕銷水中。扇冰初覺泮,吹海旋成空。
入律三春照,朝宗萬裡通。岸分天影闊,色照日光融。
波起輕搖綠,鱗遊乍躍紅。殷勤排弱羽,飛翥趁和風。
宋代:
釋行鞏
領得溈山笑里刀,方知不枉到明招。
元來樹倒藤枯后,了得三年五載燒。
領得溈山笑裡刀,方知不枉到明招。
元來樹倒藤枯後,了得三年五載燒。
清代:
陳去病
驕陽時節花如火。猩紅一樹裙兒妒。莫說柳三多。多男算是他。
并刀和露剖。粒粒相思豆。端的費相思。問伊知不知。
驕陽時節花如火。猩紅一樹裙兒妒。莫說柳三多。多男算是他。
并刀和露剖。粒粒相思豆。端的費相思。問伊知不知。
宋代:
連文鳳
少年場屋苦奔波,每對書檠讀不多。
三十年來書好讀,可鄰老眼費摩挲。
少年場屋苦奔波,每對書檠讀不多。
三十年來書好讀,可鄰老眼費摩挲。